威尼斯游记

标签:
玻璃艺术品水上巴士造船技术贡多拉威尼斯杂谈 |
分类: 随笔 |
日记摘抄:
威尼斯游记
(题记:2000年11月间,因为筹建威尼斯酒店的缘故,我带了三名设计师和摄影师赴意大利、法国考察。此行在威尼斯待了三天,当时有写日记的习惯,每天不管多晚,都要记上几笔,于是,旅途中便留下了不少文字,如今,翻开发黄的日记本,还觉得蛮值得珍藏,便录下来收藏于自己的博客中。虽是急就之章,也虽是敝帚自珍,但读来或许也别有一点情趣)
与“贡多拉”的船工合影
敝帚自珍的日记手迹
2000年11月2日
威尼斯,一座无可替代的城市。其无可替代,全在于一个“水”字,这是一座真正的“水上之城”。相比较威尼斯而言, “东方水城”苏州,用“小巫见大巫”来形容,都显得太奢侈了一些。
威尼斯,其实是由一系列海岛组成的城市,其最大的岛屿就是圣马克广场所在的岛。或许是突出“水”的特色吧,威尼斯人索性在岛上凿出许多运河,没有水都成了“水”,更有趣的是,每年的冬季,威尼斯的一些街道都因为涨潮而被水淹,整个城市也就真正成了一个泽国,平时人们也都靠船出行,此时便更是离开了船就寸步难行了。因此,谈威尼斯,总是离不开一个“水”字。水是威尼斯城市的灵魂和生命所在,水更赋予威尼斯以骄傲,以荣耀,以妩媚,以秀美,真可谓“万千风情皆来自于水”。
其实,谈威尼斯离不开水,又绝对不仅仅只是水。在我们可以搜索的记忆中,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都是与这个城市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最熟悉的西方旅行家马可·波罗便是从这个城市走向东方的,至今,威尼斯还保留着这位先贤的故居遗址,威尼斯国际机场就是以马可·波罗命名的。莎士比亚戏剧名作《威尼斯商人》,一般的读书人都耳熟能详。剧中的商人夏洛克的形象尽管从道德判断上令人生厌,却真实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威尼斯的商业之发达,以至于人们的行为准则必须有一套相适应的或许为外人难以理解的道德规范来确定,或许没有温情,但却天经地义,这是契约经济或曰市场经济最早的雏形。今天,放眼世界,夏洛克的行为虽然被描述的有点极端,但类似的商人难道还少吗?
威尼斯,真是一座迷人的城市。还有两天,就让我们慢慢地品味吧!
2000年11月3日
今天,继续在威尼斯寻梦!
真是一种寻梦,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旅游或者工作。威尼斯与我们现处的时代应该截然不同:生态的、文化的甚至观念的。且不说她的建筑风格,城市风貌,应该说,威尼斯的建筑风格是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形成的,至今为了旅游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需要,几乎就没有增加任何带有新的时代特色的东西。她的城市风貌也是数百年前,即威尼斯王国全盛时期留下的遗产。威尼斯的兴衰都是与海有关系的,或者说兴也是海,衰也是海,当年依靠先进的造船技术和海上的交通优势称雄一时,后来也是工业革命以后海上功能的消减而导致威尼斯的衰落。
因为世界已经非海上霸权称雄,威尼斯的衰落也就成为一种必然。这使得威尼斯这个令人骄傲的名字多少带有一点忧郁的色彩,犹如一个富家子弟,虽然骨子里依然透出一种高贵,但似乎已远非昔日的辉煌,而多少有点让人同情甚至怜悯,她自身也就或多或少地有了些许的悲壮和忧郁的色彩。
或许这种忧郁在今日的威尼斯表现得更为直接和显露。今日,威尼斯的城市人口在逐年下降(虽然她的旅游人口在不断增加),而且主要是老年人生活其中,年轻人都到城外发展去了。可以设想一个没有年轻人的城市将是什么样的结局。年轻人之所以出走,是因为生活在威尼斯有诸多不方便之处,例如大量旅游者涌入带来的交通的不便,环境的污染,以及为了旅游的需要而对现代生活的诸多限制。从这个意义而言,威尼斯是一个适合旅游而非生活居住的城市,这或许就是为了旅游而必须付出的代价。世界上的许多事情都是很奇妙的,获得往往是必须付出代价的。事实上,任何一种旅游都是应有限制的,否则带来的或许是一种灾难性后果。威尼斯的发展目前也确实遇到这样一个难题:如何发展旅游,同时又如何保持威尼斯作为城市的健康发展。
最让威尼斯人忧郁的或许还不在于上述的原因,而是近年来这个城市正在整个地下陷,这其中当然也有旅游者的因素,同时也是整个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以及城市整个地质水文变化造成的后果。所以有人不无悲哀地宣称,十余年后,人们将只能在海上欣赏威尼斯的屋顶了。虽然有点耸人听闻,但却绝不是杞人忧天,现实中确实存在着这种危险性。当然,相信凭借着人类巧夺天工的智慧和人定胜天的精神,我们可以避免这种对整个人类文明而言的一种灾难性后果。但,谁敢断言呢?庞贝的悲剧不就在眼前吗?
2000年11月4日
今日的主题依然是“水”,是威尼斯。而这个“水”主题的主角则当仁不让地是船。因为今天我们在整个威尼斯的整个行程都离不开船似的。
一早,抵达威尼斯港口时,便乘坐被称为“水上巴士”的公交船向威尼斯城市中心腹地驶去。
早上的阳光真好。威尼斯的天气变化说来也有趣。第一天时,是阳光明媚的日子,第二天,便一派中国江南的早春气象——阴雨绵绵,丝丝细雨下了一整天。没想到,今天早上一起来,居然天气如此之好。不仅是好,简直是无与伦比。因为今日的阳光不是那种一览无余的,天空中有许多云彩,但整个基调是明亮的。这就使得光线的变化特别丰富,威尼斯运河两岸的风景在这种变化无穷的七彩阳光的映照下显得特别婀娜多姿,简直美极了。我们一行真的要感谢上天的恩赐了,因为此行的任务之一就是拍一些好照片,这种天气对拍照而言简直太美妙了。
乘坐“水上巴士”之后,我们又乘坐了一种被称为“贡多拉”的小舟,这种船是威尼斯独一无二的。据说,其造船技术的核心部分是保密的,其职业也是世袭的,即父传子,子传孙,绝对不授予外人。因为独特,所以乘坐“贡多拉”船也成为众多旅游者必备的旅游项目,每乘坐一次,收费15万里拉(相当于人民币600元),应该是也不便宜,但乘船者仍是络绎不绝,生意十分兴隆。
下午四点多钟,我们又乘坐一艘“水上巴士”前往另一座海岛游览。此行主要是参观玻璃艺术加工厂。威尼斯的玻璃艺术在全球都是十分有名的,岛上鳞次栉比的玻璃艺术品商店展示了这种工艺的魅力和神奇。据说,来威尼斯,有两件东西不得不购买,一是面具,二是玻璃艺术品。这都是威尼斯的工艺品特产。面具我们几乎每人都购买几个,玻璃艺术品虽然爱不释手,但却无人问津,一是价格昂贵,二是携带不方便,一路旅途奔波,谁敢保证万无一失呢?
晚上九点钟回到旅馆,至此,我们的威尼斯之行也就将划上一个句号啦!
再见了,美丽迷人的威尼斯,我相信我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