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多年前的著名“职业打假人”王海,也曾引发各方关注和新闻采访,如今,早已很少听说此人的消息了!
但不等于没有同类“打假人士”的存在,相信大家都看到过,在超市里,理货员们常会检查商品、食品包装袋的保质期,也会将一些即将过期的食品下架,摆放最新日期的食品,或者将保质期长些的放在货架后方或内侧,将快到到期的食品放在货架前排,当然,顾客们拿取商品、食品时,也会根据保质期进行选择!
但是,据说有一种情况是,一些所谓“打假人士”带有专用“设备”,常会去到一些规模不太大的连锁小型超市,专门选择酒水类等商品,在瓶身或瓶盖的保质期上“做手脚”,即原本的保质期是没问题的,但在“做手脚”后就成了“有问题”的商品和食品,由此,他们就会找到超市服务台进行“索赔”,这不就等于是“恶意敲诈、讹诈”吗?!
前两天看到妈妈微信“朋友圈”里,扬州婳婳外公分享的一则“无忌测评”的视频,字幕显示和食品安全有关,但打开后显示为“违规内容、无法显示”,随后在视频号里找到了这个广东帅哥的“无忌测评”视频号,目前发布的内容不多,抽阅了一些,看了一下,真是“触目惊心”啊!
除了网购用品的现场测评,更多是关于蔬菜、食品安全方面,比如从超市买的“海鲜菇”里是否含有甲醛?!
他拆开一盒从超市买的保鲜膜遮盖的塑料盒里的“海鲜菇”,一部分放入烧开水的锅里,煮上3分钟,另一部分放在一个大碗里,分别在两个小瓶盖里倒入专用的透明测试溶剂,再分别放到两个盛放“海鲜菇”的碗里,用浴帽套在碗上,等待半小时后,揭开浴帽,再在容器里倒入咖啡色的其他测试溶剂,过一会儿再看,两个瓶盖里的液体都变成了深蓝和浅蓝色,对比“PH值”测试试纸,深蓝色表示甲醛含量约为1.8,浅蓝色表示甲醛含量约为1.4,如此,可想而知,其他食品里的甲醛等等也是如何了?!
同样用甲醛保鲜的还有众所周知的“娃娃菜”、以及用“福尔马林”浸泡的鱼虾等海鲜、水产品,包括那些家禽从出生到长大,都没走过几步路,很快就长大了,而后就上了百姓们的餐桌,喂食的饲料里多有“问题”,包括屠宰家禽的菜场里那种“一条龙”服务,也会用装修用的“香蕉水(硝香水)”给家禽“烫毛、去毛”,所以,放在煤气灶上用锅子小火慢炖,怎么煮都煮不烂......
他还做了一个饮料色素的测试,分别选用了“红牛”和“东鹏特饮”,也说之前的视频被“违规下架”,也收到了其中一家饮料品牌厂商的“威胁”,此次测试将这两种饮料分别倒入两个杯子里,都是形似酒水的浅黄色,分别放入专用测试试纸,浸泡一会儿,取出两张试纸都已变黄,杯子里的两种饮料都变为透明色,再用一个盆,尝试清洗两张试纸,根本就洗不掉试纸上的黄色!
小时候也有喝过一些饮料,也有喝过超市包装的那种浙江知名品牌奶茶(当年还在24小时的特殊行业从业时,每个月在食堂吃饭刷员工饭卡,刷不完的可以刷想喝的饮料和奶茶之类,其实我是从不喝这些的),但这两种从没喝过,也已很多年都不喝任何饮料了,只喝白开水,过往博文也有多次提及食品安全的话题,试问现在还有什么是真正安全的?!
前北京台和原央视著名新闻主播赵普(70后、属猪)从央视离职后,参演上海台排演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后,曾在上海台综艺访谈节目接受采访时,也有被问起当年曝光“老酸奶”的事情,当年,此事也曾被列为央视“315”晚会的头条报道,但在播出前却被要求禁止播出,随后就不了了之了!
在2017年3月播出的上海台《家庭演播室》的两期节目里,赵普没有正面回应当年曝光“老酸奶”的事情,但也透露了一句,还有很多更为“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只能“带到棺材里去,永远保持沉默,绝对不会对外界公布”(赵普的原话),如此,也就可想而知了......
本文部分内容综合参考、摘自相关新闻报道和网络内容,仅供参考!
网络图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