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原属县区,十多年前整体划归市区范围、管辖,包括前几年模仿雄安规划的中创区也都是通州范围,还在继续向通州境内的东边规划和发展!
由于今早改为全员检测,多半接下来还会继续全员检测,所以,今天下午从大润发二店出来,中途在市区青年西路和姚港路(距当年实习单位和就读初中、幼儿园都不太远)交界处的科技馆站点、下车换乘时,只能打开本月3日做的区域全员检测(即前些天开始、改为每周一、四和六,每户各出一人代表去检测)报告的手机页面给司机查看,也有其他乘客们是给司机看的前两天的检测报告,包括原港闸区(前两年整体合并为市区范围)都是统一发放的蓝白色检测纸卡,即每做一次检测,就写上当天的日期,盖章确认!
至于那些无法提供“48小时检测报告”的乘客们,包括一些老人们,一律都被司机们劝下了车,无法乘坐公交车了!
这些年,每逢重阳节前夕,市里都会照例给所有退休人员们发放重阳节“慰问金”,最初是本人凭身份证到居委会签字、领取,后来改为在工资卡或“社保卡”里打入重阳节“慰问金”,如果是高龄老人们,还有额外补贴的“慰问金”,但这两年的重阳节“慰问金”发放方式却让大家“吐槽”颇多!
大概是去年还是前年是打入“社保卡”里的,很多人到了银行才知,不是“ATM”机,而是银行大厅里办理业务的自助机上取钱,还要设置密码、人脸拍照和“验证”、银行人员“授权”等一系列非常繁琐的操作,而这机器也难免反应太慢且出现了“故障”,等着取钱的老人们又多,大家对于市政府的这种做法也都是骂声一片!
今年更是“奇葩”了,按理由“市社保中心统一发放,各家银行再转入老人们的卡里”,由于各家单位的工资卡各不相同,所以,有些人在今年国庆节前就已收到了这笔重阳节“慰问金”的短信通知,或是查询有了这笔重阳节“慰问金”到账,但有些人直到现在还未到账,父母就是这样,这些天也已去了几趟“社保卡”所属的“江苏银行”以及各自工资卡所属银行,都没查到到账记录,银行员工们也说不清楚!
也是今年国庆节首日,爸爸那天早上去买菜和烧饼,顺便带走了妈妈的身份证和江苏银行的“社保卡”去查询,在“ATM”机上操作时,大概不慎按错了密码,导致妈妈的“社保卡被锁住”,必须到银行柜面“解锁”,国庆节期间几次到超市采买,也有顺路经过本小区附近的江苏银行网点,看到门口通告,才知国庆节前四天休息,之后三天营业,也到工资卡所属银行,一楼业务区还在装修、通风,办业务要上到二楼临时业务办理区,想想没上去!
后来又到本小区附近的那家江苏银行网点,也有一些老人们在等着办理业务,在那位近视、年轻的银行女员工指导下,在大厅里的自助机上进行操作、妈妈将“社保卡解封”也重新设置了密码,查询依然没有重阳节“慰问金”到账,银行员工也说不清楚!
之前,他们的同事们也在群里谈论这些事情,起初大家也说不清楚,有人说是打在工资卡里,有人说是打在江苏银行的“社保卡”里,后来,有人已经到账,有人还未到账,也有人是近两天才到账的!
今天早上全员检测后,也问过去做检测、对门搬来4年多、70后(属狗)的刘阿姨(还在上班的丈夫宋叔是60后、属鸡、比爸爸的年纪小一轮、00后的近视女儿慧慧还在读书、家里也养了一只白色小宠物狗、在原港闸区有房产,大概是不想和老人一起生活,每年除夕傍晚才回去吃饭和居住、次日又回来居住了,平常有时也会外出几个小时,多半也是去老人那儿吃饭、也很少买菜,除非女儿慧慧放假回来才买些菜烧煮),已退休将近两年的刘阿姨也说已到账了,她们单位的工资卡就是“社保卡”所属的“江苏银行”(即“社保卡”所属的“江苏银行”卡有“两种账户、一个是医保账户、一个是金融、工资账户”)!
今天中午,父母回来,自行开门时,我在厨房准备炒菜,听到他们进门时的习惯性“气息”声,便知必然是到账了,果然,是妈妈的重阳节“慰问金”在今年9月底到账了,爸爸的还未到账,还需耐心等待,据说是分批打入工资卡的!
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