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树堂,一座百年私家宅院,一草一木,一书一画,精心布置,古色古香,诗意生活,淡然而居。
“江南第一树”孩儿莲,仅剩几株,素心腊梅,金黄满树,两株对望,闲暇时光,三五好友,谈天说地。
嘉树堂在东山镇上一条较为隐蔽的路上,与一座小学为邻,外观与普通房子无异,没有门票,暂不对外开放,由一位阿姨看管。
第一次来到嘉树堂,便留下了深刻印象,走进宅子,会发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树,种植后都有人打理,也看得出主人的用心布置。
屋内的一桌一椅,一书一画(很多是明末清初的古文物),都透露出浓郁的古典气息。
屋顶充分体验了古宅,仿佛就像古装戏里一样,走在这里会不会“穿越”到某个大户人家呢?!
这里的一切古色古香,让人不禁觉得生活很诗意,主人能淡然而居,性情超级好。
素心腊梅,两株对望,春绿叶满枝,秋时则是另一番景象:金黄满树,甚是好看。
这位古宅主人,很平易近人,是大学老师,对古典的东西比较偏好。
古宅主人不是每天住在这里,也是一位有情怀、有故事的著名苏式园林大师,非常喜欢结交朋友,要进入这座宅子参观,可以和主人提前预约哦。
这是大堂后的风景,爬上假山,站在凉亭上便能看到的一角风景,有些风景要站得更高、更远,才能看到,有些只要去发现、必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这个鲜为人知的“嘉树堂”(私宅)在苏州东山镇上,园主王惠康既是大学老师,也是著名苏式园林大师,这里十多年前是当地一家小厂的员工住宅,还很破败,但他发现这宅子的房梁是明末清初的彩绘,院里还有两棵300多年的蜡梅,便下决心把宅子买下修复,他本身就是做园林建筑的,因此便成了现在的“嘉树堂”
!
修复时把民国以后建的小屋、灶间都拆了,留出空间来做园子,他也坦言,若其他园子所有者,对保护没有专业技能和财力支撑,一旦历史瑰宝破损、消亡,将非常可惜,因此,他想做一个表率,让更多私人园林与政府、社会携手,进行保护传承。
嘉树堂在去年也被列入苏州园林名录,园主王惠康也坦言,当苏州园林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找到他时,他确有一些顾虑:“有的苏州园林本身是宅院,一旦对外开放,游客来了以后,会不会造成损坏”?!
网搜便可看到内里相关摄影图文,本文为网摘分享、仅供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