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孩子打水归因尊重理解 |
分类: 育儿 |
下午家里饮水机没水了,儿子自告奋勇去打水,小区里有自动加水站,孩子主动请缨,我批准。五分钟后,看着儿子抱着水桶回来的样子,不禁欣慰,这是孩子第一次自己去打水,能帮妈妈干体力活了,儿子长大了。待老公下班回家,我赶紧报告好消息,“你看,我儿子多能干,自己能打水了。”老公自豪地说,“我儿子嘛”。“你儿子?我儿子才是。”我们全家人哈哈大笑。
饭后儿子在床上看书,我对他爹说,“你看你儿子,和你一样,什么习惯,就愿意躺着看书,把眼睛都看坏了。”顺便一嗓子把儿子喊起来。老公不屑地说,“我儿子,这时候是我儿子?”我纳闷。“好事就说你儿子,‘你看我儿子,多能干……’坏事就是我儿子‘你看,你儿子……’”又是一阵笑声,好在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歪理”的地方:老婆永远是对的,不对也对。
很奇妙的现象很自然地发生。回想起来,在我小时候,哥哥很皮经常闯祸,爸爸妈妈的交流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对话,当时我很奇怪,哥哥到底是谁的孩子。老公说他们家也有这样的情况。后来明白,这样的场景在每个家庭中都很常见很普遍。这就是生活就是奇妙的心理----孩子好,视为自己的教育结果,最终是自己好;孩子习惯不好做错事,归在对方有错,不想承担责任,这就是归因。
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归因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本身经验归纳出来的行为原因与其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归因又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人们通常把成功归因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能力—内归因,把失败的原因归在环境或者对手—外归因。想想,我们大人都有这种心理存在,更何况是孩子,所以,在孩子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不要怪孩子强词夺理,要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因为归因是个常见的心理现象。
理解、宽容,让彼此感受到爱,让家更温馨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