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边界清责任明

(2011-05-31 16:05:04)
标签:

边界

空间物理边界

心理边界

责任

亲子

分类: 育儿

    周末带着儿子上课。刚开课不一会儿,跑进来一个气喘吁吁的小男孩(上节课的小朋友)。老师和蔼地问:“买的水忘拿了?”“我妈妈忘了,非让我拿。”我们家长面面相觑,自己喝的水落在教室里,为什么却说妈妈忘记了?现在孩子总是把责任全推给家长,觉得任何事情都是家长的,和自己没有关系一样,这是普遍现象。这使得我想起我儿子的事情。

一天饭后,儿子倚在我身边,陪着我一起看书,小手很随意地伸到我的口袋里。我立即拉出他的小手,温和但严肃地告诉他:“儿子,要知道妈妈的口袋是不能随便动的,虽然我是你妈妈,但这是我的衣服,我的口袋,不经过我的同意,是不能伸进去的,知道吗?需要什么东西,妈妈给你拿。”

临睡前,儿子问我:“妈妈,我的卷子改错都改得对不对?改得不对要罚抄概念。”“我不知道呀。”“你不是看过了嘛,还签字了?”“我只负责签字,不负责检查,也不负责改错。”“妈妈,你真行。”“儿子,改错是你自己的事。”“妈,我看指望不上你了。”“就是,还得指望你自己。”

我也同意尊重孩子。孩子玩完电脑去看电视,我接着坐下来,孩子临走之前,我问他,“电脑上你的文件、游戏要不要,妈妈给你放在这里,还是关掉?”“关了吧,我不用了。”征得意见后,我再处理孩子的相关材料。

我们都知道,国家和国家有疆界的划分,人和人之间也是这样的。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不仅有空间的物理概念的边界,也有心理的边界。 所谓心理边界是社会心理学概念,即实现心理控制功能的最终界限,是在我存在所需要的心理空间,它包括自我意志、自我责任、个人主权、情感距离等等。有自我的存在,就有心理边界存在的必要性。可以说,心理边界是座“心理围墙”,为我们确立了一个心理范围,我们可以在这个范围内探索内部和外部世界。一个人的心理边界确立得如何,对其心理健康程度和社会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心理边界就如身体边界一样,我们要守护好自己的疆土,不能让别人来侵犯,同时也不去侵犯别人的心理世界。但是,心理边界和空间物理边界又有所不同,空间物理概念的距离是容易界定的,用肉眼看的见的,但是划分心理边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种边界模糊的现象在家庭中尤为突出,比如,父母和孩子边界不清。父母过多的干预孩子的生活、学习,替孩子承担本应该属于孩子的责任和义务,短期内看上去是为了孩子好,长远看是害了孩子,必将导致青春期之后的诸多问题,象日本留学生机场砍伤妈妈的例子就是教育中没有划分好边界的典型案例,而这种问题主要是由家长造成的……让我们家长谨记:孩子和父母之间也是有边界的,边界清,责任明。我们要让孩子在自己的边界里,学会独立,学会承担。我们父母要尊重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不要混淆和孩子彼此的边界,否则会变成对孩子的影响、控制和剥夺;孩子也不能过多地卷入父母的边界,过度地依靠依赖父母,否则,不利于孩子自己的独立、分离和成长。

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孩子的未来,请家长首先树立好亲子的心理边界,在各自的边界里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