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古茶第一山——南糯山【杂谈 风情摄影】

(2014-05-19 13:59:48)
标签:

风情

杂谈

拉祜族

古茶园

摄影

分类: 灯下絮语--生活杂谈

     曾经没搞清楚云南六大茶山所指,以为说的是南糯山、布朗山、景迈山、基诺山等出产好茶的山脉。后来才知道所谓六大茶山是攸乐山、革登山、莽枝山、倚邦山、蛮砖山、慢撒茶山,是云南优质古树茶主产区的几个山头。先人们不知从什么时候发现,在云南南部北纬22度附近,气候和土壤特别适合普洱茶,于是人工栽种了成片的茶树。如今,古茶树老的上千年,年轻的也有几十上百年树龄。这一带的古树茶,茶性区别很大,成东柔西刚的格局。“班章为王、易武为后”,产自布朗山的老班章,茶性刚烈、茶味霸气很受茶客的追捧。产自易武的弯弓,茶性温和、香气浓郁,是待客佳品。六大茶山的茶香,在空气中、杯壁上、口腔里,都有难以言说的美妙。

 

南糯山连接布朗山,号称云南古茶第一山,山上住着拉祜族,一个勤劳、善良、好客、害羞的民族。南糯山上的古茶园气势磅礴,一眼难尽,其中“南糯一号”古茶树蜚声茶界,随着云西1号2号树作古,南糯一号已经成了西双版纳茶树王。南糯山上的贺开村有上万亩的古茶园,古茶树超过三百万株。贺开的大叶茶叶厚油浓,茶性刚中带柔,入口顺滑稳重,回甘绵长飘渺,比老班章更为内敛含蓄。勐海茶厂用南糯山古树纯料生产了一款七子饼名叫“秘境”,完美演绎了南糯山古树茶的特性,口感与百茶堂的金瓜比较接近,价格比老班章便宜很多。可以设想,用云南建水黑陶茶罐,封存一柱“秘境”春茶,待五年之后,金黄红亮的汤色下,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通往贺开、班章的路上,当地村民设有车辆检查站,防止外地人将台地茶带上山,冒充古树茶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卖给外地茶商,败坏古茶圣地的名声。
云南古茶第一山——南糯山【杂谈 <wbr>风情摄影】

 

南糯一号古茶树,依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云南古茶第一山——南糯山【杂谈 <wbr>风情摄影】

古茶园中到处是拉祜族村民放养的黄牛与跑山猪。
云南古茶第一山——南糯山【杂谈 <wbr>风情摄影】
80岁的拉祜族老奶奶一边采茶一边抽着旱烟,饱经沧桑的脸上藏着古树茶不为人知的秘密。
云南古茶第一山——南糯山【杂谈 <wbr>风情摄影】
拉祜族很害羞,尤其是女孩子,一般不和外人说话,也不怎么会讲汉话。这个攀爬在树上采茶的拉祜妹妹路出笑容的一瞬间,被我的镜头抓住了。
云南古茶第一山——南糯山【杂谈 <wbr>风情摄影】
从茶树林中匆匆走过的两兄妹,可以用帅哥美女来憧憬他们的未来。妹妹头上挂的,是采茶布袋的背带。腼腆一笑,乌黑发亮的眸子里透着茶山的淳朴与灵气。
云南古茶第一山——南糯山【杂谈 <wbr>风情摄影】

贺开村党支部书记追二同志正用今年的上好春茶招待我们,背后的照片上是当地炒茶金手李老大和六大茶山董事长阮殿蓉女士。拉祜族没有姓氏,父子间名字要首尾相连。比如追二同志,他的儿子的姓就是二,如果取名二杆子,追二同志的孙子就要姓子。女儿就没有这些讲究。
云南古茶第一山——南糯山【杂谈 <wbr>风情摄影】

贺开古树茶近年来声名鹊起,茶山上的拉祜村民收入也逐年提高,现在已经可以用小康来形容了。家家都有汽车摩托车,只是大部分村民都木有驾照,语言不通、文化较低,根本考不过。图片上一个十来岁的小姐姐摩托车上搭着两个妹妹,在茶林中的机耕道上飞驰,技术水平一点不输武警特警队员。
云南古茶第一山——南糯山【杂谈 <wbr>风情摄影】

南糯山下有广袤的良田,出产优质大米。拉祜族的女性勤劳善良,家务农活儿什么都干。一群穿着光鲜亮丽的拉祜女人正在田里插秧,叽叽喳喳有说有笑。
云南古茶第一山——南糯山【杂谈 <wbr>风情摄影】

云南古茶第一山——南糯山【杂谈 <wbr>风情摄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