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古茶第一山——南糯山【杂谈 风情摄影】

标签:
风情杂谈拉祜族古茶园摄影 |
分类: 灯下絮语--生活杂谈 |
南糯山连接布朗山,号称云南古茶第一山,山上住着拉祜族,一个勤劳、善良、好客、害羞的民族。南糯山上的古茶园气势磅礴,一眼难尽,其中“南糯一号”古茶树蜚声茶界,随着云西1号2号树作古,南糯一号已经成了西双版纳茶树王。南糯山上的贺开村有上万亩的古茶园,古茶树超过三百万株。贺开的大叶茶叶厚油浓,茶性刚中带柔,入口顺滑稳重,回甘绵长飘渺,比老班章更为内敛含蓄。勐海茶厂用南糯山古树纯料生产了一款七子饼名叫“秘境”,完美演绎了南糯山古树茶的特性,口感与百茶堂的金瓜比较接近,价格比老班章便宜很多。可以设想,用云南建水黑陶茶罐,封存一柱“秘境”春茶,待五年之后,金黄红亮的汤色下,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古茶园中到处是拉祜族村民放养的黄牛与跑山猪。
80岁的拉祜族老奶奶一边采茶一边抽着旱烟,饱经沧桑的脸上藏着古树茶不为人知的秘密。
拉祜族很害羞,尤其是女孩子,一般不和外人说话,也不怎么会讲汉话。这个攀爬在树上采茶的拉祜妹妹路出笑容的一瞬间,被我的镜头抓住了。
从茶树林中匆匆走过的两兄妹,可以用帅哥美女来憧憬他们的未来。妹妹头上挂的,是采茶布袋的背带。腼腆一笑,乌黑发亮的眸子里透着茶山的淳朴与灵气。
贺开村党支部书记追二同志正用今年的上好春茶招待我们,背后的照片上是当地炒茶金手李老大和六大茶山董事长阮殿蓉女士。拉祜族没有姓氏,父子间名字要首尾相连。比如追二同志,他的儿子的姓就是二,如果取名二杆子,追二同志的孙子就要姓子。女儿就没有这些讲究。
贺开古树茶近年来声名鹊起,茶山上的拉祜村民收入也逐年提高,现在已经可以用小康来形容了。家家都有汽车摩托车,只是大部分村民都木有驾照,语言不通、文化较低,根本考不过。图片上一个十来岁的小姐姐摩托车上搭着两个妹妹,在茶林中的机耕道上飞驰,技术水平一点不输武警特警队员。
南糯山下有广袤的良田,出产优质大米。拉祜族的女性勤劳善良,家务农活儿什么都干。一群穿着光鲜亮丽的拉祜女人正在田里插秧,叽叽喳喳有说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