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看了德意志银行锦标赛第三轮才得出这个结论。当然,昨天夜晚三点钟起床看比赛是超值的,目前最受球迷追捧和关注的三个家伙都有不俗表现,老虎的慢热让人提心吊胆,因为最近他老是在最后两轮掉链子,葬送前两轮描绘的美好蓝图,昨天的老虎表现虽差强人意,但68杆还算说得过去。小麦挟前两轮雄风一上来便咄咄逼人连抓2鸟,也许是同组的乌修仁突然发力,让小麦有些惶惶,未能扩大战果反被超越。南非名将乌修仁为球迷带来一场精彩比赛,让球迷从他的挥推俯仰间领略了南非高尔夫之精要所在。最终他以63杆的成绩一骑绝尘,领先小麦3杆、老虎6杆进入第四轮,冠军奖杯唾手可得。并且他在前九洞抓7只小鸟打破前九最低杆球场纪录。
我曾经两年在上海佘山放弃老虎小麦,屁颠屁颠的跟在乌修仁身后,看他打了十几个洞,对他的球风、铁杆和推杆技术、性格禀赋进行过琢磨,最后得出结论:如果说中国的职业选手要在球风球路上师夷长技、找个学习的榜样,个人认为不是老虎,也不是崔京周、石川辽,而是乌修仁。理由如下:第一,乌修仁身材不算高大威猛接近亚洲体格;第二,他不是大炮型,而是以稳定见长;第三,他技术全面,几乎没有短板;第四,他心态特别好,几乎没看到他发过脾气、做个脸色,从不去和欧美大牌争高下,完全把自己当成“第三世界”球民。而这几点,正是中国高尔夫发展从气质风格、技术特点上应该选取的战略路径,盲目去培养“高富帅”是不现实的。
性格决定风格,乌修仁的球风主要是其性格决定的,宠辱不惊、看淡胜负,笑脸面对一切,似乎他始终不愿意在“聚光灯”下打球,即便拿了大满贯也没有特别的鸡冻。但是,他的技术特点确是南非高尔夫文化传承的结果,体现了南非高尔夫的价值取向。首先是严谨和简练,从埃尔斯、古森、苏瓦特泽尔身上,同样能看到乌修仁的这一风格。规范的动作和扎实的功底,有人说埃尔斯的动作就是教科书,其实其他几位南非好手又何尝不是?
扎实的功底主要体现在他们轻松的挥杆和扎实的击球上,南非好手没有咬牙切齿打球的,他们长杆短杆挥得都很轻松、流畅,当你觉得他这一击可能会打短时,扎实的触球却让小球沿着基本正确的方向,落在差不多的位置。
回到昨天的比赛,乌修仁在与新生代大炮球手小麦在一起时,击球距离上肯定落下风。一号木杆、三号木杆轰出去,小球都要近十多码,同样的三杆洞,老虎用6号铁、小麦用5号铁,小乌却要用4号铁杆。武术上讲究一寸短一寸险,高尔夫却是一寸长一寸险。乌的击球距离,可以说是风险与效益平衡的最佳距离,所以他没受小麦的任何影响。击球的轻松、流畅、扎实带来铁杆的精准,乌修仁不仅不落下风,甚至还略略高于老虎小麦。老虎小麦属于力量型,大力击球往往导致左右偏差、长短失误,稳定性往往不够,这在昨天的比赛相当明显,小乌除了长推杆顺手,主要还是能将小球放到更好的位置。总之,乌修仁已经成为南非新生代代表,期望他更上层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