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在重庆打球不太好玩,甚至是件很悲催的事情,记得那年暴雨后和远道而来的羽坛一姐龚小姐伉俪在上邦打球,龚穿了白裤子、粉红球衣,打到第二洞就成了花裤子,感觉惨不忍睹。重庆的球场普遍存在排水系统不好、球道很软的毛病,这对于一号木开球影响很大,小白球轰出去之后,划着优美的弧线落在球道正中,正在高兴的时候却发现球不在了,过去来来回回寻找,发现美丽的高小姐正花眉花脸深陷泥土之中,这与在别的高标球场一杆轰出去、球落地之后义无反顾的前冲二、三十码的感觉,真有天壤之别。在时下流行的大流氓规则下,这是不可以抛球的,必须用挖起杆像挖土豆一样将深陷球道的球挖出来,往往是一身烂泥换来一个悲情的青蛙跳。
高尔夫规则很复杂,要比较全面的了解很困难,但最基本的规则是容易铭刻在心的。比如说要在自然状态下打球,打沙坑球在击球前球杆不能够碰沙,果岭上谁的球离洞杯更远谁先推,下水、遗失抛球要罚杆等等。下场前必须了解并严格遵守规则,否则就会出现纷争和麻烦。但不可否认,打球趋利避害、改变不利球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趁对手不注意时,将球轻轻拨一下,在粗草中用脚踢一下球,使球处于更容易击打的状态。遵守高尔夫规则,主要靠自律、诚实守信,因为对手与裁判不可能随时跟着你,球童又不便揭发。听说的确有人干过这样的事:找不到落在长草中的球时,就从事先剪破的裤袋中挤出一个球,顺着库管落在草中,然后惊呼:找到了。
为了杜绝趋利避害的作弊、违规,球友发明了严酷的大流氓规则,基本分为两个流派:一个是看得见球必须打(水中除外),不接受任何条件的抛球(下水、遗失除外);另一种是广泛流行的三层草规则,球出粗草区即为OB,原地罚杆补打。大流氓规则貌似解决了公平正义,但的确影响效率,与球场规则相比较,一般业余二流以下的球友,一场球多出十来杆稀松平常。那年在贵阳打球,一个温文尔雅的港商球不幸进了山林,小球周围全是荆棘,他自认罚十杆重打被否决,只得小心翼翼钻进去,弄得两手鲜血也没能将球救出来,崩溃了,伤心程度比那年他遭遇股灾还严重,一气之下出来折断球杆、抛下一句重话“这辈子再不和你们打球了”开车回会所去了。
在球场上选女婿最靠谱。一个球友对他夫人说:喊他打大流氓规则,一场球下来,人品、能力、智商、脾气、忍耐力、心性,啥子都看出来了。这与某大学一位著名学者的观点不谋而合,那老兄对当今官场腐败深恶痛绝,说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全是王宝森,关键就是选人用人机制有问题,提倡“在球场上选领导。”大致理由与选女婿差不多。的确,在一个普遍藏着、掖着“装逼”的时代,很难看清楚一个人真实的一面,特别是一个人的心性。但在球场上相对容易,特别是在所谓的大流氓规则下,你面临的困难、面对的考察实在太多了,你的一举一动、情绪变化,都能将你的心性裸身暴露在球道、果岭上,长草、沙坑中。老实说,我不大喜欢大流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