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有个地方叫西沙群岛,遥远而蛮荒。懵懂少年跟着大哥哥大姐姐哼唱“西沙西沙,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家乡。。。”相信很久很久以前,那就是俺咱祖祖辈辈打渔为生的地方。上学后学地理,知道了西沙群岛的大概位置,印象中是地图上的几个小点,真像茫茫大海上的几粒浮沙,飘渺而神秘。
因为去年的一个约定,终于有机会去西沙群岛看看。当有人打电话叫我确定行程时,竟然有些激动给。20日傍晚从海南文昌上船,船不算小,3000吨排水量,抗风浪能力强,大大减少晕船的可能性。17点30分,大船准时解缆离岸,缓缓驶出风平浪静的港湾,进入茫茫大海。站在船头甲板上凌风眺望,右边天际残阳如血,左边天际满月如镜,才想起今天是农历十五,好日子、好日子,岛上肯定有很多企盼团聚的目光,望穿大海。
经过十四个小时黑夜中的颠簸,船在早上七点多钟驶近永兴岛,朝阳破云而出,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远远看见永兴岛,是那么陌生、又是那么熟悉。
永兴岛因国民党收复西沙群岛的战舰“永兴号”而得名,但那段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历史却鲜为人知。2平方公里多一点的永兴岛,算是西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了,也是行政办事机构的所在地。由于西沙处于南海中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弹丸之地,法国人来过、日本人来过、越南人来过,岛上至今仍残留着法国人、日本人修筑的炮楼。在越南的版图上,永兴岛赫然标注在其黄沙县境内,名叫富林岛,意思是岛上有很多树。
永兴岛上的物资、食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全部靠船运补给,岛上没有自给能力,尤其是没有饮用水。由于近段时间天气不好,补给船不能出海,上次给岛上补给,已经是一个多月前的事了,而正常运送补给的周期是10天左右。这意味着岛上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果然,上岸后享受的第一顿早餐,是一碗很稀的稀饭加一勺咸菜,不要说鸡蛋牛奶,连馒头都没有。接待方毫无愧色的说“确实没得东西吃了,不过没关系,早餐各位就将就点,中午咱们好酒好肉、大吃大喝。”
据说,这里的人有个习惯,只要补给船一到,就要像过年一样大吃大喝几天,绝没有精打细算、细水长流过日子的习惯,等到最后几天东西消耗差不多了,就心甘情愿的过一两天“紧吧日子”。赶上像这次时间拖得太长,就只好过几天、甚至十几天“苦日子”了。据说90年代,曾经出现过3个月没有补给的情况,不知道岛上军民是如何度过的?难以想象。
镖师我刚回来,感觉有点辛苦,今天就聊到这里,随后再说些见闻、发些PP(卡片机水平,将就欣赏哈)。

11.20,好天气,准备出海了。
船工起锚。
船出海要放鞭炮,预祝顺利。
永兴岛港口灯塔。

朝阳中的永兴岛。
看到补给船到了,驻岛军民欢喜惨了,纷纷涌到码头,迎接熟悉、陌生的亲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