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    俗

(2010-08-30 18:25:40)
标签:

三俗

俗字

俗人

文化人

赵丽华

分类: 灯下絮语--生活杂谈

    儿子转眼十七岁,为父渐渐驼了背;如何继续挺起胸?水泥地上睡一睡。

 

    目下关于反三俗讨论热烈,儿子问何谓三俗?只回答低俗、庸俗、媚俗容易,但要进一步解释、分类,确实不大好回答。说三俗没错,但说四俗、五俗、N俗似乎也没错,因为一些风气确实够恶俗,该反、早该反。俺在假期里借用《滕王阁序》、《兰亭集序》等名篇帮助儿子恶补语文,于是顺便给他讲这个俗字。

    俗字本身是指一种状态,表示普通、平凡、一般化。古人造字很有意思:一个人吃五谷杂粮,就是普通、平凡、一般化,称之为俗,俗的本身并无褒贬、好坏之分。俗通过演变,此俗已非彼俗,于是人们用是非、道德观念加以判断区分,用形容词加以界定才出现高低、贵贱。贬、坏、低、贱,诸如低俗、庸俗、媚俗、粗俗、劣俗、陋俗。。。俗由于本身太普通,不太容易被拔高、美化,似乎褒、好、高、贵与俗不太沾边,“通俗”可能算是其最高荣誉了。

    后人深陷误区,活生生将俗推到雅的对立面,从观念上植入“俗的东西不雅,雅的东西不俗”错误的思维定势,尽管有声音不够响亮、且时断时续的“雅俗共赏”在抗争,但没用,观念的蔓延有时就像火灾,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生活中这样的对立太多,越来越多。记得重庆方言有句口头禅:“说俗了,说这些,不说了噻。”就是把一切不合自己心意的话,用俗字囊括。

    儿子几岁时,她妈妈跟风要让他学习器乐,最后有我拍板学二胡。楼下张阿姨说:学钢琴多好,多高雅,怎么想起去学二胡,多俗呀。这张阿姨本就是传说中“波大无脑”那种善良女性,无可厚非。

    又比如,高尔夫运动本来很普通,苏格兰牧羊人的游戏演变而来。但这些年,听到很多说法:“绿色鸦片”、“贵族运动”、“腐败的温床”、“玩得太高雅”。。。甚至有改、开、搞前沿都市将打高尔夫球与参与卖淫嫖娼相提并论,这就是脑子出问题了。波大无脑并不可怕,对社会不构成威胁。但脑残就很可怕了,它的传染会让社会集体弱智。

 

    赵氏丽华者,诗家,文化人也。按说文化人都应该合并同类项,归在“雅”一类,这与个人行为似乎没太大关系,古往今来皆如此。如宋代词人柳永,经常进歌舞厅,与三陪打得火热,但大家都认为他是个雅士,因为他是个文化人,词填得很雅。

    但赵丽华女士偏偏说自己是个俗人,且是三俗那种人(见赵丽华博客),这就很让人纠结,怀疑她是在闹某种情绪,或者要迂回表明某种立场。和民间村妇吵架时说自己是什么什么、来否定自己是什么什么,是一样的手法。有媒体访问赵小姐,问她什么是三俗?她回答得很巧妙、也很经典打个比方吧,当今社会,不花钱办不了事,无论入园、入学、就业、提职、办执照、评职称、打官司告状……有不花钱的吗?你正常花钱办事叫通俗、世俗、媚俗,你花钱到处说叫低俗,你不送卡、送钱反送脑白金、黄金搭档叫庸俗,你送字画、石头叫媚雅。

 

    雅俗共赏的代表,有人说是现今的东北二人转,但我认为二人转主要是俗。演员出台就很有意思:男方拼命拔高女方,说她师从何派、得过啥奖、如何如何,女方往往回应“别听他瞎掰,俺就一普通人儿,俗人。”

    我对雅俗共赏的解释是,雅与俗互相欣赏。因为从本质讲,人都是普通人,没有雅人俗人之分,人的兴趣爱好雅俗间杂、没有绝对,所以无所谓雅赏、俗赏。雅与俗是太极图上的两条鱼,鱼头鱼尾、首尾相接,阴阳协调、相互转化,大雅即俗、大俗即雅。不能是排斥,只能是融洽。打高尔夫雅,滚玻璃球也不俗;弹钢琴雅,弹棉花也不俗;写十四行诗雅,记流水账、写打油诗也不俗。。。网友中有几个人类文明的女工程师,她们从事教书育人、很雅的工作,却偏偏喜欢以“喂猪娘们儿”、“粗俗人”自诩,除了玩笑,这反映出一种淡定、自信的心态,很强。

    俗本身并无害,三俗有害;人之初、性本善,人学坏、便有害。同理。

    最后我告诉儿子:吃五谷杂粮、过普通生活才是根本,做一个纯粹意义的俗人不是坏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选择的方向性
后一篇:看电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