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七月底八月初,短短三四天,大约要完成一年中10%的喝酒指标。只因为有个节日叫“八一”,只因为自己曾经是个兵哥哥。
八一节可以没有莺歌燕舞、靓女红妆,但不能没有酒。老兵新兵、量大量小,喝酒都很爽快,“手起杯落、杯落头落”,宁肯趴在桌子上“现场直播”,绝不扭扭捏捏、拖泥带水。喝酒最不讲理的是“丘八”,当真是“杜康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喝酒最耿直、傻帽的也是“丘八”,“宁伤身体、不伤感情;宁输两瓶液、不赖一杯酒”;喝酒最不要命的还是“丘八”,“刀山赶上、火海敢闯,喝醉当睡着、喝死当英模”。
大大前天,与一大帮戍边卫国的边防“钢铁长城”、出生入死的消防“烈火金刚”等战友共庆八一,男男女女、戎装便装,刹那间喝成一锅粥。凉菜还没上齐,已经喝到高潮,逐渐情绪失控,“又哭又笑、黄狗飙尿”,真比“快女”选秀还热闹。
大前天,与“上一线、打头阵”的某武警“正规部队”战友吃酒,那个从新疆回来的“首长”真是生猛,上来就甩干一杯“五两装”,真是比喝“农夫山泉”还吞得快。很快,彼此交谈不自觉的出现自贡腔调——“卷舌音”,继而变成“直舌音”。
前天、昨天,均为老战友的零星聚会,规模小得多,喝酒的惨烈程度也大幅降低。
这些年来,感觉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难免产生“人情如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的无奈。大家都为生计、为事业奔波忙碌,谁又能在谁的心里留多久?既便作为曾经出生入死的战友,也不经常在一起厮混,之所以战友还能在心里存在那么久、感情基本不退色,我想除了军营培育出的特殊感情,酒也有很大的功劳。别小看那杯酒,它可是维系战友情最好的纽带,当过兵的人一向“轻色重友、轻茶重酒”。
每当和昔日的战友在一起浊酒淡茶,心底里便有一支支过时的老歌响起。它从雪山、大漠、海岛、草原,从妈妈手指间的眺望、恋人泪光里的相思,从营房前的操场、山顶上的哨所,从那如雪花漫天飞扬的梨树林、与五角星交相辉映的红梅花丛......伴随着一阵嘹亮的号声、坚定的步伐隐约传来,阳刚雄壮、空灵飘渺,如天籁般纯净、庄严......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
说打就打、说干就干,练练手中枪,刺刀手榴弹......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风展红旗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米索拉米嗦......
遍山栽着马尾松,牛羊成群满山跑,山后有江西的大南瓜,山前有四川的红辣椒。撒下五湖四海的种,长出天南地北的苗......
我们守岛的英雄战士好,心比烈火红、志比泰山高......
夜朦胧、望星空,我在寻找一颗星......
兵哥哥、兵哥哥,边关的冷暖托付你,家中的事儿交给我......
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
情谊似酒、岁月如歌。我的兵营我的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