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去电影院凑热闹,网上下载了《非诚勿扰》欣赏,感觉不咸不淡,是一部过得去的贺岁片。但说实话,要超过《甲方乙方》、《手机》、《疯狂的石头》,感情上还是有不小的障碍。谈点浅薄的观感供大家批评:
1、精致的包装纸里面,是普普通通的甜点。《非》剧确实是一部生活感很强的片子,大多数场景,经历过恋爱和没有经历过恋爱的人都比较熟悉,比如喝茶、相亲、坐飞机、搞推销、出境游等等,男男女女似乎都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对号入座,真实感及可信度首先赢得了印象分。
但同时,故事内容和情节因此而显得太一般、太平常,像一大盘普普通通的甜点。即便是贯穿全剧的葛舒恋,在当下情感世界一片兵荒马乱的背景下,谁又能在谁的心里留多久?可谓并不稀奇,多的不是?从中可以看到近年来多部电视剧的影子。也可以说是林青霞爱情故事的时尚延续版。
贺岁片不“出奇”是难以“制胜”的,要么就是一种视听觉上非常稀缺的题材加震撼。显然,普通的甜点要让人欣然接受,包装便是取胜的关键,精致,容易让人忽略普通,可以弥补平常的不足和缺憾。《非》剧无疑做到了这一点,无论是北京的酒吧、杭州的茶楼还是北海道的酒店,给人的感觉都很精致。整部片子的场景、设施、服饰、光线,堪称完美。总体的感觉是:一个头发梳得光亮整齐、穿着旗袍、二郎腿架得严丝合缝的成熟少妇,端坐在红木椅上。飞机上那场戏。选择了波音777,那可是目前最豪华、舒适、精致、科技含量最高的客机。
2、婚姻,异轨同奔的终点,困惑与无奈是一个个小站。这实际上是一个敏感而深刻的话题,与《手机》为同类题材,作为贺岁片其实并不十分理想,稍不注意,容易让观众花钱买眼泪。说白了,贺岁片的主要任务就是逗乐,让人兴奋,让辛苦一年的男女老少开怀一笑,或者来一餐视觉听觉的盛宴。拒绝深刻是理所当然的,《甲方乙方》的难以超越,并不在于是“头一炮”,而是严守了“逗乐”的原则。
其实冯导心里很明白这一点,如果过多的提问当今婚恋的价值取向,是费力不讨好的,赢得的可能只有骂声。于是,困惑与无奈这一主菜,成了一只空盘,用来盛装搞笑的台词,完成轻松加愉快的贺岁使命。就这样,都还是显得有些手忙脚乱、细品不得。
后面的三分之一部分,也就是机位移到北海道之后,人物内心演绎的逐步深刻,“有点当真了”,让观众的心情开始凝重。可以想象,电影院里的笑声突然少了。如果真的让舒琪死在海里,那就彻底“深刻”了,一些多愁善感的影迷恐怕连春节都过不好。没办法,只有将她莫名其妙的救起来。其效果又让观众觉得太假,明明是在两个大男人熟睡之际、月黑风高的晚上跳海,逻辑分析,断无生还的可能。再说了,救他的又不是葛同志,怎么喝了几口海水,那么刻骨铭心的顽固,就连心带人决定给他了?
前后呼应的笑料,范大哥的奉献,有点虎头蛇尾,开始堪称一道不错的开胃菜,结局却像一碗无厘头的杂酱面。
3、成本、演员的错位。严格说来,这是一部豪华、精致的低成本电影,大部分为室内剧,场租不会太高;群众演员不多,更不见人山人海的刀马战场;也没有高科技的道具(石头、剪子、布的套筒除外)亮相;后期制作中也没有大量的电脑合成。制作成本本身不高,如果把影片中的广告收入(假设有)用来冲抵成本,那就更低了。
与制作成本对应的演员,却非泛泛之辈。除了葛优不可或缺,我认为其余的角色完全可以找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来演,避免角色联想,给人耳目一新的生活真实感。舒、徐,都可称为大牌,但并不太适合演该片的角色,从效果上看也不够理想,尤其是徐小姐。反倒是那个叫miumiu的女秘书,上戏一两分钟,却成了影迷“人肉搜索”的对象,幻想中的梦中情人,22岁的巩新亮,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人。
总之,如果非要和以往的贺岁片作一番比较,我觉得搞笑逗乐的效果不如《甲方乙方》、《疯狂的石头》,编剧的完整新颖不如《手机》,视觉、听觉上的震撼不如《集结号》、《投名状》。但确实比《无极》好看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