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吟成句
(2008-12-21 22:26:22)
标签:
草根博客阅历律诗风车车博文杂谈 |
分类: 灯下絮语--生活杂谈 |
一位一直“潜形”读在下博客的朋友,近日突然现身,打电话说想和在下面对面探讨一下写“博文”的心得体会。说探讨,在下实不敢当,这位在下很熟悉朋友,其实是一位很有才华、科班出身的青年才俊、写作高手。文笔犀利、功力深厚,远非在下能及。我想,他不愿意让在下读他的文章,多半是他给我面子,当然与他一向低调的性格可能也有关。我告诉朋友,在下既没学过中文,也没学过文学,学过的是怎么“占山头、打围子”,说什么“拜读、学习”之类的话,实在是谦虚得过分了。
朋友不依,提了三个问题,要在下务必回答几句。恭敬不如从命,未作深入研究,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吧。
1、
依在下的见解,写博文还是前者好,这方面我在“草根博客”里面谈到过,尽管不科学严谨,但自认为多少有些道理。我曾将“草根博客”比喻为“精神世界的娱乐场”,既然是娱乐场,就最好穿着休闲装、怀揣轻松的心情,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风车车”都不打紧。西装革履,不大方便。一本正经板着脸,更不可取。个人认为,严谨缜密的“学术类文章”、包括一些用心良苦的文学作品,适宜在相关纸质媒体、刊物上发表。借用一位80后的话说:当自己用心良苦的作品,变成书或者刊物捧在手上,就像是自己的女人,躺在自己的床上,比较踏实。
有感而发的抒怀之作,放在哪里,都踏实、受欢迎。比如博客中的“原创文学”,它在网上的功能主要是愉悦人的“精神世界”,兼有一定启迪心扉的作用,绝大多数为有感而发。在读者的心目中,压根就没有“严谨不严谨”,甚至无所谓对与错、是与非。
2、
当然不是。关于写诗,我其实是很浅薄的,纯粹是个性中的喜好,没有去研究过“何为诗”。以前也闹着玩写过一些,多为传统的律诗,或者填填词。凭直觉,似乎现代诗的要求没有律诗、填词那么严格,但也不是随随便便、轻而易举就能“吐出诗的”。“七步成诗”、“出口成章”,鲜见于个别天才身上,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一些容易脱口而出的“打油诗”,应该归在“顺口溜”一类,严格讲究,那些都能不叫“诗”。至于像荣获“山寨版诺贝尔奖”的“赵美女”那首“对不讲卫生的人深恶痛绝的诗”,显然是非常特殊的个案,是否可以叫“诗”,还得从她当时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去过那些诊所、买过什么新药等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剖析,方能有个结论,但这似乎又完全没有必要。
在下写诗(如果各位看官认同,可以称为诗的话),反倒比写杂谈认真得多,一直有反复斟酌、认真推敲的习惯(部分博文中那些写在结尾处的打油诗例外,那是在下天天早上听“马斌读报”,受了他的影响),个中感受就那四个字:苦吟成句。
3、
在下认为是不可少的。是否至关重要,过去肯定是。现在嘛,我都有些动摇和迷糊了,十一二岁的娃娃,有什么生活阅历?照样写爱情、苦难、官场、商战……像模像样,照样出书,被称为“天才”。“天才”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少,不得不让人对“生活阅历”刮目相看了。
不过“生活阅历”之于文章、作品,就像酒中的“原酒”(勾兑酒)。一瓶酒,不论包装如何光鲜,会喝酒的人,只需用舌尖舔一舔,真酒假酒、好酒劣酒,便见分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