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师傅在菜地种了几垄儿菜,可笑的是,我们中午散步去过多趟,愣是不知道。只到有一天同事摘了拎上班车,我们才知道农场还有这个菜。我们急问汪师傅种在哪了,什么我们都没看到,是不是防我们偷摘种在了什么隐密的地方?汪师傅笑笑,眨眨眼笑着说,“嗯,我种在了你们都找不到的地方。”这不真不假的话更引起了我们大家的好奇心,不可能啊,农场也就这么大,这么大的菜,什么可能看不到呢。
第二天中午一吃过饭,我们就往农场走,要亲自寻找儿菜,知道它究竟种在了什么地方。在那位摘过儿菜同事的指点下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儿菜都躲在芥菜下面呢,原来儿菜没长大之前就是芥菜,我们被芥菜迷惑了,其实我们以为的芥菜就是儿菜啊。真的,如果不细心看芥菜的根部,还真发现不它是儿菜。
唉,只能说,我们是一群农盲。
摘了一颗回去清炒,口感有点象莴苣,带一点点特别的清香味。感觉儿菜腌了会爽脆好吃些,清炒真还一般。嗯,等儿菜再长大些,弄几棵腌腌试试。
第一次吃儿菜,记录一下。
以下是网摘的资料:
儿菜吃法:
儿菜具有芥菜的清香,但口感却要好很多,甘甜而不带苦味,嚼在嘴里,肉脆少筋,不带残渣。色彩漂亮,外叶碧绿,内心洁白,切成薄片,绿白相间,如果炒菜的时候,用些红辣椒做点缀,煞是喜人。
吃儿菜喜欢淡煮,直接放清水里煮,原汁原味,味道清甜。如果蘸辣椒水吃,那就是下饭的好菜。做辣椒蘸水比较麻烦,辣椒面要先在铁锅里炒煳,装碗里倒些酱油,然后撒点葱花、放点盐。这样吃,最去油腻。
儿菜炒回锅肉也不错。回锅肉切成薄片,先在油锅里炒炒,再放些豆豉。豆豉炒出香味,回锅肉也煸出了油。锅里的油倒掉一些,再放进切成片的儿菜,大火一起翻炒。如果能吃辣,再放两勺湖南的剁椒炒匀。锅里的气氛一下子就热闹起来。油光红亮,出锅的时候淋点酱油。盐可放可不放,以自己的口感为准。
儿菜清炒和儿菜炝炒,是四川家常菜的一种,清炒只需要食用油、味精盐即可,根据个人喜好可以加入蒜片一起炒香,香味自然扑鼻。炝炒则需要干红辣椒段,热油爆炒随后加入蒜片和儿菜片,两分钟起锅,是典型的四川风味。
儿菜腌泡菜,那才叫美味。酸酸的、脆脆的,吃鸡蛋炒饭时,来上几片,那真是开胃。儿菜泡菜也可以作为四川名菜酸菜鱼的配料。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