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战

(2021-06-18 19:59:32)
标签:

再战

分类: 闲言碎语
        读到“惑矣”的《再战》博文,不免感慨,如今的年轻人确实有想法,也很有胆识。
    无独有偶,女儿身边也有两位再战的同学(已知的,未知的肯定还不止这几个)。一位目标院校落榜后,本可以调剂回母校,但人家二话不说直接着手二战,初心不改,不达目标不放弃。还有一位志愿落空后被调剂,去了苏大的“全科”。“全科”专业就目前来说,好象前景不明朗,女儿也说,做全科医生啥都要学,但啥都不精,只能给病人做初期诊断,不能做专业治疗,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就没什么成就感,毕竟没有亲手帮人冶好病。(当然这是仍是外行的女儿自己的不成熟看法,事实什样也并不清楚)
   “全科”就我的理解也是前期初诊,病人最终看好了病,只会感谢后期的主治医生,而不会想到前期帮他初诊的全科医生。但其实扁鹊说过,虽然他被人尊称为名医,但其实他不是最高明的医生,而他的哥哥才是。他哥哥就是类似现在的初诊“全科”医生,能在病情还没有发作或发作初期就提前预知并开出良方,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高人,这样的医生才是最高明的医生。可惜道理大家一说都懂,但现实中人们还是不会感谢那些预言家,毕竟病没发作,谁知道医生说得正确与否。而只会在真正发病后,去感谢那些妙手回春帮他治好病的医生。
    本来那同学做好了去读全科的准备,虽然专业不理想但好歹学校还说得过去。可这几天听学姐们介绍,说这届新生可能要住本校,本校的住宿条件很差,是老宿舍楼,晒出的照片各项设施好象还不如她们现在的学校(她们母校基本还是二三十年前的样子,已经很陈旧了)。另外学校和实习医院相隔也很远,要倒两次地铁,前后要一小时左右车程,就是骑摩托车走捷径,也要四十分钟左右。结果那位同学一听不开心了,不想去读了,决定二战。
    不得不说现在的孩子还是挺有想法的,放我们那会,有书念就不管那么多了。不过时代不一样了,孩子们有想法是好事,毕竟专业影响以后的就业,其他专业出来可以跨界,但医学不同,基本读什么专业就在什么专业科室了(除非彻底放弃这个行业),自己不喜欢的事,以后做起来也会不愉快。我赞同这位女孩子的选择,勇气可嘉,毕竟还要拼半年(年底又要开考了),而且还有一定风险,非有一定的底气和胆识不行。
    女儿则说,学校宿舍条件差还能接受,毕竟母校条件这么简陋也这么过来了,唯一不满意的就是路程,每天要在路上花掉两小时,太不方便了。我想想说,到时看吧,实在不行就在附近租房吧,毕竟课业重要,将来拿到文凭顺利找到工作后,这些银子不就又回来了嘛。
    碎碎念,祝再战的学子们能实现初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清园
后一篇:借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