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喜欢在家边做家务边听书,晚上搞卫生时又习惯性塞上耳机,点开“懒人听书”,搜索“唐诗”,可惜搜索发现却没什么内容,只有“康震的唐诗解读课”和一些其他不知名的几个音频节目。
自然先点开康震老师的节目,却发现只有一集免费试听课,点开听完,意犹未尽啊。接着又点开另一个音频——“洪涛叔叔讲唐诗故事”,看标题是一档给小朋友听的节目,但这里饥不择食了,就打开听听吧。其实就咱这文化修养和知识积淀,其实连小学生都不如,说不定还挺适合呢。点开,发现除了播音员的腔调不对味(毕竟人家节目面对的是小朋友,语气腔调特意调到了稚嫩模式)外,内容还是可听的(可见肚子墨水太少,说啥都觉得新奇)。
节目首先讲的是李白的《静夜诗》,洪涛叔叔先介绍了这诗的写作起因,说李白拿了父亲给的巨资去扬州做生意,可惜他人太过仗义,钱财都资助给了落难的朋友,因此钱很快就花光了(我表示有点怀疑,以前还从未听说李白做生意的事,不过姑且相信有这么回事吧)。这天李白病了,因为身边没有亲人照顾,躺在床上的李白情绪非常低落,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时他无意间抬起头,看到了天上的一轮明月。
停,什么是李白躺在床上,难道洪涛叔叔真把这诗里的“床前明月光”的“床”当成睡觉的“床”了嘛?这个“床”早有专家解释过了,不是现代意义的床,不然从道理上讲不通呵。不然试想,李白的房子难道没有屋顶嘛,以致于躺床上抬头就能看见天上的月亮?还是他住的是阳光房,屋顶是全玻璃的透明全景模式。可唐朝那时玻璃好象还没有发明吧,就是有了,至少还没多到民间能大量使用的程度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李白所说的“床”应该是井边的围栏哈,当然还有一些其他解释,但无外乎是井边的围栏还是井边的轱辘或其他支撑物之类,但绝对不是睡的床。我开始对节目有点失望,毕竟你是专门的教育节目,受众面广,可不能误人子弟呵。继续听下去想会不会事情有反转,可洪涛叔叔并没有纠正,仍滔滔不绝讲解李白如何躺床上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唉,这节目不听也罢。
网络内容良莠不齐,看来家长要多长个心眼,听节目前先把下关,莫让这些个教育把孩子给带偏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