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日记(1)

标签:
读书成长 |
分类: 闲言碎语 |
到岗,巡一遍后一切如常,安心了(不过那位年长者连与家人通电话都不情愿,也不与人交流,应该是有什么心事,暂时还是不打扰他吧,心理上的症结不能轻率,打开盖子还要想好盖回去的方法才好)。一时无他事,于是躲到院中天井一角,打开电脑上网(为打发无聊时光,提前带了电脑和书来)。网上看到周国平的《读书
唤醒自己》,其中一段文字颇有感触,复制如下:
我最近发了一个微博,讲了一个观点:阅读,实际上有两种收获。一种收获是通过读书,你知道你原来不知道的东西,那么这个就是你的新知识。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在我看来是更重要的收获,就是通过读书,知道了自己本来已经有的,但是却没有意识到的东西。
你本来有的东西,通过阅读被唤醒了,被激活了,本来那个种子,在你的思想里面,在你的心里面,你不知道。通过阅读,这个种子活了,生长了,长苗了,最后长成那个大的植物了,开花了,结果了,这是最重要的收获,我把它称为智慧,那是你自己的东西。
实际上读书,一个人自己没有的,如果你一点都没有,书中的东西其实你是看不到的。就是完全没有的东西,那本书里再精彩,如果你自己从来没有感悟的话,你根本是看不懂的,肯定是看过等于没看,视而不见。
你能够看到的,一定是你原来已经有的东西,但那个东西不清晰,可能还没有生长开来。然后通过读那些大师的作品,你发现原来自己也有这个东西,这东西就被唤醒了。所以我说这是一个自我发现,实际上,这是最快乐的时候,这种收获也是最牢固的,它是真正属于你的。
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功夫在书外。实际上不能光靠读书,你平时要能够敏锐地去感受、去思考,这样读书才会有效果。所以,人还是要读生活这本大书,读自然、世界这本大书,这个非常重要,这是最根本、最基础的东西。一个人平时应该能够促使自己,去感受、去积累自己的思想。
其中的那句“读书,如果你一点都没有,书中的东西其实你是看不到的”。第一次听到这句话,认同,所以有“共鸣”一词之说。看书看文章,包括看博客不也这样嘛,如果博客里的一段文字说到了你的心坎里,说出了你想说却没能说出的话,你是不是立马有遇知音知已的感觉,并由此对博主生出好感,进而认同她,喜欢她,关注她,反正我加关注博客基本都是这个原因。
读书,唤醒自己,看博,也是唤醒自己,不过方式更轻松,更愉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