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做志愿服务的社区就在她的服务区内,天时地利人和,我得以跟拍成功。找到女儿时,她从头到脚已全副武装,捂得严严实实,真的象网上段子说的沙特人。一行四人,两名是社区工作人员,女儿和另外一人是志愿者,我则举着手机紧紧跟在后面。先到第一家,这家的父亲和儿子年初一从老家河南返回,被要求居家隔离,并每天测量体温。去的时候居委还把这家人要的菜也一并带过去,敲了门,父亲先出来,脸上表情有点无奈,女儿从铁栅栏里接过男子手里的水银温度计,甩了几下看过又递给男人。男人很随意地将体温计塞进衣服,女儿眼尖,立马纠正他要伸到衣服里放腋下,男人不太情愿地重新拿出掀开衣服放到腋窝下。女儿又问,你家儿子呢,他也要量一下。男子面无表情朝楼上喊了一声,一会,一个年青人下来了,一脸的慵懒,缩头歪脑的样子,估计才从床上爬起来,女儿重复同样动作,将甩过的温度计让年轻男人放到腋下。这样静静等了五分钟,两人分别拿出体温计,女儿举着仔细看过,报了数据,旁边工作人员就一一记在本子上。
量完第一家,接着跑下一家,拐过几幢楼,来到一个高楼。要检测是从安徽回来的单身女子,住五楼,加上底楼车库,其实就是六层。听说要爬五楼,那名女志愿者直接就说不上去了,自己在下面等。其余人沿着逼仄的楼道七转八拐地上楼,女儿第一个,她们走得飞快,我紧跟着还是赶不上,想拍照都没找到满意的视角,唯一拍到的还只是最后一个人的后半身。好不容易跟上楼,站定,我这才感到胸闷得不行,气好象喘不过来似的,只得转身,将脸伸向楼道窗口,偷偷将口罩拉下,对着窗外大喘气,好一会才缓过气,觉得舒服些。转身望向女儿,发现戴着严丝合缝专用口罩的女儿倒是气定神闲,正举手轻轻敲门。敲了好一会,没有动静,再敲,依然没有动静,工作人员正要打电话询问时,门开了,估计那女的才从床上起来,穿着睡衣来开门的。我抓住时机,连忙拍了几张。量好体温,一行人下楼。出了楼道,女儿对跟在后面的我说,下一家你就别去了,我有点不解,女儿说下面两家住高层,我这身防护服已穿了两天了,不干净了,电梯空间密闭,人靠得近,细菌容易传播,你没啥防护就别跟了。我听了心里一紧,止住了脚步。看着她们远远离去的背影,看着女儿臃肿的身影,一下子我觉得女儿长大了,远不是我认为的不懂事理的小屁孩,其实女儿心里明镜一下呢。
虽然只跟拍了两家,但我基本知道了女儿的服务流程,就是一家家跑,一楼楼爬,穿着不透气的隔离服。量体温的活虽不重,但是你不知道近距离面对的人有没有现实危险。还有就是穿着隔离服行走,走时热,停下冷。但你不敢少穿,等待检测的五分钟就会冷,怕冷了感冒只能多穿点。但穿多的结果就是走时热得不行,工作结束全身衣服都感觉粘粘的,回家就得洗澡。想想女儿还只是测个体温而已,那些一线的白衣战士隔离服要穿一整天,那个难受不能想象。
辛苦了,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向你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