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初参加图书馆的“智慧阅读”活动,主办方送了两张意大利交响乐团的演出门票。当时我并不想要,因为主办方说了,确定能去的再拿,不要到时位子空着浪费了。而我当时就不想去,一来听不懂,二来路也太远,也就不要浪费人家的门票了。我对交响乐一向不感兴趣,那些西洋的管弦乐就象洋快餐里的面包沙拉,总不对我的中国胃,吃不惯也不喜欢。没有一句歌词的交响乐对我来说就是不知所云,全程云里雾里的感觉。当然我知道问题在个人,与音乐无关。从小没有受过高雅音乐的熏陶,阅历又不够深厚,知识不够渊博,所以无法理解西方音乐的内涵,也就无从喜欢了。当然如果音乐会馆离我家近的话,我也会考虑去一趟,假装高雅人士享受一下,说不定也就慢慢能听懂了也说不定,无奈去一趟非开车不可,天气又冷,跑一趟实在不值得。不过当我看到票面上的580元时,贪念顿起,贼心立生,两张就一千多大洋了,一笔不菲的金额呵。我当即决定----拿下,无论如何要拿下,否则亏大了,不拿就等于白白损失了,多心疼呵。
到家拿着这两张门票左瞧右看,左思右想,自己内心想想,实在还是不想去的,那就送人吧。送谁想了一圈,最好是有学音乐的孩子家长。可微信发去,人家不领情,直接说看不懂。后来我想干脆送离得近的吧,结果人家直接回听了要打瞌睡的。没法子,我在妈妈群里发了一下,本来有一妈妈说她要的,说好下午送给她,在她小区门口交接,咱这工作到位吧。可没过几小时,人家又说不要了,理由是那天要回老家,没空。于是我又问另一个家就在音乐馆边上的另一个妈妈,还好,人家说都在家边上了,就去看看吧,于是,我的音乐会门票总算没有浪费。
其实相对浪费而言,我更担心的是音乐会现场观众稀少,就太对不起千里迢迢来小城表演的乐团了。那些艺术家不容易的,辛苦学艺,四处巡演,到处奔波,如果还没有观众捧场,那岂太伤心了。也不知后来拿票的朋友最终有没有去,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希望那天的现场观众多些,让台上的演员们能心慰些。
送票一事对我触动挺大,其实我也明白,如果换成其他有趣的演出,我也是能克服各种困难前往的,而朋友知道也会跟我抢着要的,可这西洋的交响乐实在太高雅,普通大众实难消化接受呵。
把这事稍加修改(主要为了突出主题)后就发了邮箱,可一直没有动静,我想,估计这个内容有点剑走偏门,有点贬交响乐的意思,或者就是贬咱大众的欣赏水平,说咱百姓没有这艺术修养。不入主流的东西想着估计是没戏了,没成想快两个月倒又冒出来了。哈哈,说明小编还是认可的,咱小城市民目前就这现状,平庸也好,没文化也好,低俗也好,就象深夜食堂,咱老百姓就好烧烤撸串哈啤酒,那些寿司、泡面、天罗妇啥的还是一边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