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洞臭的臭苋菜杆
(2018-09-15 22:27:29)
标签:
臭苋菜杆子美味异类 |
分类: 闲言碎语 |
我是一个吃口粗的人,可谓“带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的主,宜兴地道美食尝过不少,可唯独一样没吃,那就是臭苋菜杆。
初到宜兴的几年并没见识臭苋菜杆这道菜,后来还是遇到了食堂周阿姨后,才知道了这个地道农家土菜。周阿姨是个麻利人,腌的酱瓜“嘎蹦脆”,都可以当零嘴吃。有一次她问我们要不要吃臭苋菜杆,她自己腌的。我不知臭苋菜杆为何物,她就解释给我听。原来是取粗壮苋菜茎杆切小段,用腌咸菜的卤水浸泡腌制而成,气味臭,但味道香,非常地过饭。有了臭苋菜杆,一碗饭呼呼就下去了。我听了有点心动,另一个老哥则高兴地说,弄来点尝尝呢,好久没吃这玩意了。第二天中午,刚踏进食堂门,一股异味飘出,那味道实在不敢恭维,有如进了茅厕一般。年轻同事纷纷掩鼻,我也微微皱眉,惊诧这臭苋菜杆的“威力”。于是这盘菜很快被转移到了后厨,继续放大厅怕是把人都要逼走了。那老哥其他菜也不打了,喜滋滋捧着饭碗跟进了后厨。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闻到这种能让人作呕的“臭菜”,比臭豆腐的“臭味”可彪悍多了。看着这盘炒得清清爽爽,仍带着青绿色的臭苋菜杆,犹豫再三,最终我还是没敢下筷子。
原以为臭苋菜杆只宜兴才有,后来读到汪曾祺的《五味》,才知道长江以南都有此物。看汪老的文字,你一定会被臭苋菜杆迷住的。“臭物中最特殊的是臭苋菜杆,苋菜长老了,主茎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二寸许小段,入臭坛。臭熟后,外皮是硬的,里面的芯成果冻状。噙住一头,一吸,芯肉即入口。这是佐粥的无上妙品。我们那里叫‘苋菜秸子’。湖南人谓之‘苋菜咕’。因为吸起来‘咕’的一声”。看看,写得多诱人,不过汪老只写了口感上的妙处,却没有提及味“臭”,估计在汪老先生的心里,对臭苋菜杆的“臭”也是有“梗”的吧。
无独有偶,著名乡土作家,翻译家鲁彦在他的《食味杂记》中写他的家乡美食时,也提及了“臭苋菜股”(当地发音),而且对此菜的感情远胜于汪老。“有时煮什么菜,他们也要加上一两碗臭汤。有的人闻到了邻居的臭汤气,心里就非常的神往,若是在谁家讨得了一碗,便千谢万谢,如得到了宝贝一般”。鲁彦说他几年没回乡,回去后闻鱼的腥味就要呕吐,惟这臭苋菜股见了却还一如从前那么喜欢,觉得这臭气中分明有比芝兰还香的气息,有比肥肉鲜鱼还美的味道。果真是“物无定味,适口者珍”,别人避之不及,鲁先生却情有独钟。后来热心的周阿姨又用矿泉水瓶灌了些“臭水”带给我们,让我们也依法炮制。盛情难却,我将装着臭水的瓶子用塑料袋包了一层又一层放在冰箱里。有几次也想尝试用“臭水”做菜,可解开塑料袋的那一刻就放弃了。后来,这瓶“臭水”我转送给了同事,想着毕竟是阿姨辛苦调制出来的,如果被我放坏了就可惜了。
现如今,臭苋菜杆不多见了,每每想起往事,我就后悔当时什么就没有挟一筷尝一尝呢。不知其味是否如臭豆腐一般闻着臭,吃着香呢,想想真是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