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兴古镇

我最近才知道,离我的住处不远有一个“古镇”——西兴古镇。对“古村”、“古镇”很有兴趣的我,自然大喜过望,于是特意去了一趟。
西兴古镇离杭州闹市区不远,周边也是高楼林立,交通繁忙的新区。这样的地方,有一个僻静的“古镇”,实在有点稀奇。但到那里认真细看,就会知道,这个“古镇”是即将全部拆除而有意保留下来的一部分。在这里,虽然还可以拍下几张有“江南古镇”风韵的照片,还有一条还算是古朴的“古街”,还可以寻访到几户这里的“原住民”,看看他们的居住现状(他们的居住条件,实在说并不好,有的住户根本就拒绝别人参观)……但是,应该说,这个“古镇”的存在,其实际意义,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的完美。因为它已经没有了“环境”,也失去了“根”,更看不出原来丰富而悠久的历史脉络。
西兴古镇是有久远的历史的。《百度百科》这样介绍:钱塘江南岸的西兴古镇,历史上是两浙门户,交通发达,自古为浙东首地,宁(波)、绍(兴)、台(州)之襟喉。西兴的历史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在此筑城拒吴,时称固陵,六朝时称西陵。吴越王钱镠以“陵”非吉语,改西陵为西兴至今……
西兴古镇西端连着浙东古运河(又称杭甬运河,全长239公里,是“京杭大运河”的延伸段)的源头,浙东运河途径萧山、绍兴、上虞、余姚、宁波,在镇海城南入东海。西兴曾经是一个南来北往繁忙的中转码头,由宁波、绍兴等地来的货物在西兴经过中转,然后通过钱塘江和京杭大运河运往全国各地。西兴因此而产生了许多为客商转运货物的“过塘行”,过塘行最多的时候达到七十多家……可以想象,当年的西兴古镇,是多么的繁华热闹。
随着“浙东运河”退出历史舞台,西兴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逐渐衰落。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古运河”一段,说实在,在这里你无法想象这里曾经的风光。
关于“古运河”,除了继续整治,我认为,还需要挖掘、整理和展示历史原貌。
临河的古街,看过去还是有点“原汁原味”的,也经过草草修缮,涂白了墙面。但是,这历史“古街”应如何保护?“古街”建筑如何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如何保持原有风貌又改善居住条件?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有人说,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这里宁静而沧桑。然而,当你在古街推门进了老屋,看到里头的破败荒凉、杂乱落伍和与城市现代生活的巨大反差,你就会感觉到这里并不是那么理想。这里需要“保护”,更需要“改造”,以求提升这里的生活品质。这和当下传统村落的“保护”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因为我们生活在当下,而不是生活在“历史”之中。
总而言之,对于“古村”、“古镇”和传统街区,如何“保护”?如何“开发”?如何保留历史文化又能营造出适应现代人生活、让现代人流连忘返的环境?……还是一个很值得研究、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