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记忆:潢川吴氏藏明拓火前本《真赏斋帖》

标签:
光州真赏斋帖潢川吴宝炜涑水砚垒 |
分类: 《光州记忆》 |
光州记忆:潢川吴氏藏明拓火前本《真赏斋帖》
杨
1925年,潢川收藏大家吴宝炜郑重地在一个册页的扉页上写下:“民国十四年此贴归潢川吴氏涑水砚垒 宜常 宝炜(印)”,随后,又在深色的封面贴上一个小纸条:“宜记 宝炜(印)”,而这个册页的封面正中,是一个红色的签条,自上而下书:“真赏垒火前本 南海康有为题”。


《真赏斋帖》成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由无锡收藏家、太学生华夏(字中甫)将其“真赏斋”中收藏的魏晋法帖,请挚友文徵明、文彭父子钩摹,由名刻手章简甫刻石。刻石后墨拓成帖。
《真赏斋帖》由文徵明父子勾摹,著名刻手镌刻。因此《真赏斋帖》精妙地传达了古人笔法,得到行家的一致称赞,容庚《丛帖目》指出:“其所摹刻华氏《真赏斋帖》、陆氏《怀素自叙》、孙氏《太清楼右军十七帖》,能夺古人精魄,如生动楷法,绝类待诏。”孙鑛跋《真赏斋帖》说:“……若《袁生》及唐摹《王相家帖》,笔势飞动,真所谓周昉貌赵郎并得其情性者,止下唐时书丹刻一等,《淳化》、《太清》俱不及也。右军《袁生》,大令《廿九日》、《阁帖》固俱有,何能及此!”
华中甫一生对文物保存最大的贡献就是构建“真赏斋”,特别是“真赏斋”中的《真赏斋帖》。除掉名贵书画法帖外,还有夏商周三代鼎彝,也都是难得的精品。文征明在《真赏斋铭》中说:“有贤中父甫,奇文是欣。少也师古,老而弥勤。新斋翼翼,图籍祁祁”,对华夏本人的作为给予称赞,对真赏斋收藏之丰,予以肯定。

刻者章简甫(1491-1572年),明代著名碑刻艺人。1980年,江苏吴县藏书公社潘家祠堂遗址发现明代《香山潘氏新建祠堂记》碑。祝允明撰,文徵明书并篆额。碑文最后有“嘉靖十七年岁在戊戌二月立石,章简甫刻”字款。碑高167厘米、宽81厘米。碑文楷书24行,计1034字。碑文书法淳熟清劲,镌刻精工端重,字字匀称,一笔不苟。
此贴后,数位大家都留下了文字。其中就有郑孝胥写于丁巳年(1917年)秋日的文字。
有关吴宝炜,在我的《光州漫忆:清末民初金石书画收藏家吴宝炜》一文有详细的介绍:字宜常,生于光绪五年(1879年),故于1938年。他喜好金石文物的考究,酷爱收藏书、贴、字、画、金石文物等。家藏图书万卷,金石文物千余件。据说,京、津、沪、汉等地文物商店的珍品,凡经过吴宝炜鉴赏并签名盖章的,身价都是随之骤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