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光州弋阳潢川 |
分类: 《光州忆往》 |
一、黄
早期的潢川是豫南最适合人类
标签:
光州弋阳潢川 |
分类: 《光州忆往》 |
潢川城分南北,北城春申镇,源自乡贤、后来被称为上海城市之父的春申君黄歇;南城弋阳镇,是因为弋阳古城的存在,这里是被尊为开漳圣王、漳州城市之父陈元光的出生地,是浮光陈氏之源。
考古实物显示,黄地入楚后,战国时
标签:
光州弋阳潢川 |
分类: 《光州忆往》 |
苏州是春秋时期吴文化的中心,也是春申君江东封地的核心区域。《越绝书》记载,春申君在吴地建都邑、修城池、筑宫室、开吴市、开浚河道等,为当地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苏州地域乃至江南、原吴地范围内的与春申君有关的地名不少,如苏州的黄埭、宜兴伏东镇黄渎村、丁蜀镇黄渎港、吴兴的黄浦、上海的黄歇浦(黄埔、申江、春申江)、江阴的申港、黄田港、无锡黄城等,都与黄歇有关。
春申君与苏州城以及苏州人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除了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的春申君是苏州古城的守护神——是苏州城隍庙的城隍神之外,在苏州与春申君相关的祠庙遗迹
标签:
光州弋阳潢川 |
分类: 《光州忆往》 |
苏州城隍庙位于姑苏区景德路94号,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苏州城隍庙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唐天宝年间。方志介绍,宋元时苏州城隍庙位于子城西南隅,元末毁于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年),就古雍熙寺基(三国时东吴周瑜古宅址)新建苏州府城隍庙,即景德路今址。明弘治、嘉靖两朝扩建,至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又在庙的东西两翼对称重建了长洲县、吴县城隍庙。由是形成了集一府两县城隍庙为一体的庞大古建筑群。入清后,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多次重修,至民国初年规模蔚为壮观:东起雍熙寺,西至河沿下塘,南到景德路,北达范庄前。山门之外,自北向南有石狮、旗杆、四柱三楼牌坊和八字照壁,中间为长达数百米的神道。遗憾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这座拥有二万多平米的古建筑群只留下了大殿和
标签:
光州弋阳潢川 |
分类: 《光州忆往》 |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出生于中原光州弋阳城(今潢川南城)的将相世家,其父陈政高宗时功拜玉钤卫翊府左郎将归德将军。陈元光自幼学文习武,聪颖过人,13岁领乡试第一。总章二年(669年),陈政奉诏南下靖边,陈元光随父同行。仪凤二年(677年)陈政病逝,陈元光继承父业,最终平定了泉潮间长达十多年的“蛮獠啸乱”,并以政治家的气魄和远见卓识,于垂拱二年(686年)奏置漳州郡治,被朝廷任命为首任漳州刺史。他勤吏治、奖农耕、惠工商、兴庠序、抚蛮獠,使“炎荒绝域”的闽南成为人才辈出的“海滨邹鲁”。景云二年(711年)陈元光遇袭殉职,时年五十五岁。
标签:
光州弋阳潢川 |
分类: 《光州忆往》 |
邹升恒(1675—1742年),原名登恒,殿试后改名,字泰和、太和,号慎斋。江南无锡人。康熙丁酉科顺天乡试南卷第一。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戊戌科进士,选庶吉士,馆试第一,授编修。官至侍讲学士。雍正十一年(1733年)任河南学政。授中议大夫。著有《借柳轩诗》。
邹升恒,出生于无锡望族,书香门第。据2020年10月17日,网名“真老实人”的帖子介绍:
标签:
光州弋阳潢川 |
分类: 《光州忆往》 |
南湖为光州名胜,据记载为康熙时光州知州刘学礼所建。乾隆《光州志》记载:“南湖旧名官湖,以其在南城之南,又名为南湖。径围二百亩,中有直塍一。塍之左右,又分为东、西两湖,有楼阁台榭,错峙于湖之南北。”南湖中心的土堤上建有来雁亭。数百年来,南湖是每一位潢川人心中挥之不去,被寄予了无限情怀的丝丝记忆。
南湖,湖光潋滟晴方好,五教共睦景亦奇。据说红白荷花分列南湖东西而不混杂,夏季,伫立埂上,湖中荷叶田田,一塘粉一塘白,隔堤摇曳,疑似仙境。若乘小船穿行于红花绿叶丛中,碧水清漪,阵阵微风送来荷花幽香,沁人肺腑,精神也会为之一振。若遇烟雨濛空之时,树色皆在有无隐见之间,充满诗情画意;南湖周边不足一平方公里的范
标签:
光州弋阳潢川 |
分类: 《光州忆往》 |
“八景”“十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大量地出现在中国古代典籍尤其是方志中。这些被精选出能代表一个地方的景致,用精炼的语言概况成诗,又融入地方历史文化中,引人入胜,代代传承。文化底蕴厚重的光州,当然不会例外。《钦定四库全书·河南通志》就有“宋·盛度赋《弋阳十咏》”的记载。可惜,只闻其名未见原作,这是遗憾更是一种对未来发现的期待。时间又过了五百多年,到明万历年间有了温纯的《浮光八咏》和王士崧的《浮光十景》,还有后来清雍正八年何兆渤的《光州十景》。
标签:
光州弋阳潢川 |
分类: 信阳文史 |
1913年,全国性的废州府设县治中,因穿城而过的小潢河,光州被改名潢川县;1928年、1932年先后设豫南第十三行政区和河南省第九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5月成立潢川专区;1952年10月,潢川及其辖县并入信阳地区。1998年后,属信阳市管辖。
潢川是大别山的门户,是一座红色的城、英雄的城。大革命时期就培养了很多豫东南革命的火种;土地革命时期打响了豫东南武装起义的第一枪,在奠定大别山红旗28年不倒基础的四大战役中,有两大战役的主战场是在潢川;抗日战争时期,潢川是豫南抗战的中心,在中国抗战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贡献。当时有5000多名不愿做亡国奴的青年学子在潢川城集训后走向了抗日战场,当时就有“北伐黄埔,抗战潢川”的美誉。而张自忠将军指挥的潢川保卫战
标签:
光州弋阳潢川 |
分类: 信阳文史 |
历史的车轮进入隋唐的大一统,战争中从弋阳郡分置出的光州治所移回定城,潢川的历史也开启了最辉煌的盛世。
唐宋的光州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中心城市。王公贵族、
标签:
光州弋阳潢川 |
分类: 信阳文史 |
考古实物显示,黄地入楚后,战国时期即置有弋阳县,治所在今黄国故城处,这是潢川设县之始。弋阳城得名于城西北的弋山(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