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告诉现实——打造基督教文化胜地助推鸡公山旅游

标签:
信阳鸡公山基督新教信义会传教士 |
分类: 鸡公山 |
杨 峰
这是一个接近天堂的地方。
如果你熟悉鸡公山的历史,你就会知道,鸡公山的被发现与被开发,是和京汉铁路的修成通车以及基督新教信义会在中国的发展壮大分不开的。
历史:因避暑的需要而被发现
因基督新教传播而名扬天下
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现实:一日游是鸡公山景区长期良性发展的最大败笔
我们有五岳、有四大佛教名山、有四大道教名山
因基督教胜地而闻名的世界级景区
结语:打造基督教文化胜地、避暑休闲之目的地
历史:因避暑的需要而被发现
鸡公山得名已久,古称“鸡翅山”、“鸡头山”,清代易名“鸡公山”。虽然我们现在赋予鸡公山很多诸如“青分楚豫”、“雄踞三关”等美好词汇,但在清末,鸡公山就是大别山系众多不知名,又未开发的山头之一,这样的山头现在在大别山中也不缺乏。鸡公山留下的老照片可以显示,开发初期的鸡公山,甚至植被都不如现在茂密。
1902年10月21日从新店下火车的李立生和施道格,其目的就是想找一个像庐山牯岭一样的山沟,接近山顶,适合避暑居住。没有像样山路的鸡公山,对第一次到来的外国传教士,就是一次真正的探险。1903年8月4号,他们两个再度结伴进入鸡公山,并在山中一间荒废的简陋屋中住了一夜,发现鸡公山的确比信阳的温度低很多,适宜避暑。当年第三次上山时,又多了一名确山传教士,安德鲁·马丁逊,他们随后便开始在鸡公山购地建房。
据记载,到1905年底,鸡公山上已经有英美俄法日等国各式房屋27处之多——“寓居外侨,统计男女大小约六七十口,次第扩充,日进无已矣。”1912年11月21日《申报》披露,当年鸡公山上房屋已达313栋。等到1921年5月,徐珂的《鸡公山指南》出版时,鸡公山已经跻身国内四大避暑胜地之一,书曰:“鸡公山,亦避暑区域之一。西人之言避暑者,于庐山莫干山北戴河外,辄及之。”到了1923年,诗人刘景向更有诗赞鸡公山曰:“桃源真有新天地,十里风飘九国旗。”1935年秋,据鸡公山管理局调查,山上有外国居民2201人,国内学生、军队、居民合计有3292人。1936年齐光编著的《鸡公山指南》时,记载的房屋已超过500栋。
因基督新教传播而名扬天下
1907年,鸡公山上第一座小教堂建成。当时鸡公山基督教发展迅猛,教士、教徒星期一至星期日,从早到晚按排定的顺序分别到小教堂用不同的语言进行祈祷。1913年,在美文学校的东侧又建立更大容量的公会堂,以满足团体礼拜和祈祷。
鸡公山从建成之日起,早已不只是西方传教士们的避暑胜地,而是基督新教在河南、湖北传播与发展的一个“大本营”,更是那些远离家乡的传教士们精神上的家园。《基督新教在河南的传播与发展研究(1883-1949)》一书这样认为:鸡公山在传教中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休整和免除后顾之忧。河南、湖北等地的传教士选择炎热的夏天到鸡公山避暑,一方面休息调整;另一方面也交流传教中的经验,以逸待劳。同时,鸡公山也是传教士在中国内地的大本营,在这里一些按自己所在国的模式建设,对久离家园的传教士有一种“归属感”,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国家。更重要的是,教会学校的建立——美文学校、瑞华学校的建立,为传教士解除了一些实际困难,让他们全神贯注的投入到传教事业中去。鸡公山也成为路德会教友们的精神家园。同时,鸡公山也是教会团体精神的体现。
最为重要的是,随后的五次鸡公山会议(1908-1920),将传入中国的信义分支融为一体,统一财力、人力和指挥,使得信义宗迅速壮大发展,结束了势弱力微的状况。将基督新教,特别是信义会在豫南,以至在中国的传教事业,推向了顶峰。鸡公山信义宗分支大联合,对信义会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鸡公山而言,也将鸡公山在基督新教中的地位抬至顶峰。
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四大避暑胜地指的是: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北戴河,河南省信阳市的鸡公山,浙江省湖州市的莫干山,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四大避暑胜地的发展都和传教士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避暑地的起点以及后续可以利用的资源又不尽相同。
北戴河,1645年划兴隆方圆800平方公里为马兰东陵后龙风水禁地,封禁270余年。直到1898年被清政府辟为避暑区,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条旅游铁路专线、第一条航空旅游航线,第一个19孔高尔夫球场等诸多中国旅游史上的第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摇篮”。
这里被誉为中国的戴维营,现存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住过的别墅;区内中央直属机关、各大部委疗养院遍布,每年夏天,国家会邀请专家暑期到北戴河休假,是党和国家重视和关心专家人才的一项制度性安排。
庐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北宋苏轼的古诗句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庐山名扬天下,享誉四海。庐山因终年云雾遥绕,胜似仙境,成为政治风云人物的度假之地,山上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庐山云海,另现存有多座张学良、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住过的别墅。
莫干山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众多的历史名人,既为莫干山赢得了巨大的名人效应,更为莫干山留下了难以计数的诗文、石刻、事迹以及二百多幢式样各异、形状美观的名人别墅。
莫干山山名,来自干将、莫邪二人铸剑于此的古代传说。莫干山以清凉世界闻名遐迩,山上有别墅二百多幢素有“世界建筑博物馆”之美称。与鸡公山相比较,莫干山为天目山之余脉,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境内,美丽富饶的沪、宁、杭金三角的中心地带。
鸡公山有“青分豫楚、襟扼三江”之美誉,“佛光、云海、雾淞、雨淞、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称为八大自然景观,山上有清末民初不同国别和风格的建筑群,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美称,是中国中部地区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界。
显而易见的是,同为四大避暑胜地的鸡公山,过去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现在可以利用的资源,已经远远逊于另外三个避暑胜地了,特别是北戴河和庐山。
1913年鸡公山别墅群照片,照片下文字直译过来第一行就是:“避暑胜地---20世纪的发现”;第二行:“别墅在鸡公山”。
现实:一日游是鸡公山景区长期良性发展的最大败笔
知道鸡公山的人很多,上过鸡公山的人也很多!上午从信阳或者周边城市出发上山,到达山顶基本也就是上午十点多了,顶着日头汗流浃背的上了鸡公头:一堆石头!去了美玲舞厅,去了防空洞:两所旧房子!这时已经是又累又饿又热,如果还有时间就再顶着正午的日头赶一个颐庐,如果没有时间了就坐车下山——我身边很多人就是这样玩鸡公山的。
而鸡公山文化的精髓,“北岗”,对他们而言,不要说了解,就根本没有听说过,当然也不知道在哪里,对“避暑山庄”遗址更是闻所未闻。最多就是再知道一点马歇尔楼、美国学校,但却不知道在哪儿,又有什么样的渊源。而对鸡公山的自然景观,清凉世界“黑龙潭”、“长生谷”也只能感叹时间不够或者体力不够,或者认为这样的自然景观哪儿都有而放弃。
在这新景区层出不穷,竞争游客日趋激烈的时代,一日游是鸡公山景区长期良性发展的最大败笔,众口可以铄金,也可以让一个充满历史人文的景区一钱不值。
我们有五岳、有四大佛教名山、有四大道教名山
中国有五岳,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分别是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泰山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是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分别是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的道场。四大名山随佛教的传入,自中国汉代开始建寺庙、修道场,延续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得到政府的历史性保护,确定作为文化文物重点管理单位,并对寺院进行了修葺,现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中国道教有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与安徽齐云山。是中国道教圣地,供奉真武大帝、道德天尊、降魔护道天尊、广援普度天尊等。四大名山自东汉开始建观修道场,延续至清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受到国家的保护,并对道观进行了修葺。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
因基督教胜地而闻名的世界级景区
因基督教而享誉世界的旅游目的地有梵蒂冈和耶路撒冷等,抛开历史与文化,可以说它们就是普通的老城,环境甚至比不上很多类似的城市,但依然不减它们在信徒心中的地位。
耶路撒冷因为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共同圣地,即使是在饱受战争的时期,千疮百孔的面目下,依然成为很多人心目中必去的目的地。
新的世界级基督教目的地还有:1931年,历时九年,一座高38米,宽28米,重达一千余吨的耶稣像在里约热内卢市内的驼背山上高高耸立。站在七百多米高的驼背山上,被钉于十字架上的耶稣圣像俯瞰整个里约,展开双臂欢迎八方来客。自此,驼背山又被命名为耶稣山,或者基督山,成为里约,乃至巴西的象征之一。
在越南,也有一座耶稣山,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耶稣像。越南的耶稣山位于越南南部港口城市头顿,其实其高度并没有里约的耶稣像高,仅有32米,比里约的耶稣像矮了6米。头顿的耶稣山上的这座耶稣石像也是双手伸展,面向南中国海,它的背面则是胡志明市。
结语:打造基督教文化胜地、避暑休闲之目的地
在中国,目前没有一个以基督教胜地为号召的旅游目的地,但是我们却有庞大的基督教信仰的队伍。因为我个人研究基督教对此有一定了解,我们这边基督教徒的队伍已经超过人口的百分之十,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鸡公山的发现与开发的历史,以及与基督新教在中国发展的渊源,使鸡公山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但是,在目前谈论打造基督教胜地,是有一定困难的。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可以先争取把基督教小教堂、大教堂产权理顺,交还给基督教会,并积极挖掘基督新教在鸡公山留下的宝贵的文史资料,保护好现存的每一栋有历史人文内涵的建筑。并给予基督教会或者基督教信仰者以一定的优待政策,恢复鸡公山在基督教徒心目中神圣的地位,使鸡公山成为他们团契与交流的目的地。
另外结合短期旅游参观,要大力发展休闲避暑功能与设施,积极恢复与倡导长期避暑观念,为老百姓提供可以避暑、避的起暑的地方。
即使对一日游项目,也要充分介绍鸡公山文化(可以免费发放宣传小册子),提供不同的、充满文化内涵的一日游项目供他们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