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玩转大潢川——有关潢川旅游业的一点点建议

(2016-06-27 10:13:54)
标签:

光州

潢川

陈元光

南城

一水隔两城

分类: 旅游

     玩转大潢川——

           有关潢川旅游业的一点点建议

                            杨 峰

 

 

 

   一:消费需求以及政府引导,催生潢川旅游业的幼苗

 

 

传统的经济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消费形式,以及大的经济周期下滑影响,这是每一位老百姓都能切身感受到的,经济术语“去产能”被很多不关心经济的人所熟知,这就是明证。

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收入的提高,到哪儿度周末,到哪儿去运动休闲,却成为很多人的需求。每逢黄金周,节假日,看着外面人头攒动,出去还是不出去,都成为潢川老百姓最头疼的问题。

看着周边县市有山有水的自然条件,我们曾经很是羡慕,却又无奈的以为我们没有发展旅游业的潜能,因为我们缺少这个资源。

旅游业到底能不能发展,怎么发展,老百姓能不能不出潢川就可以痛痛快快的玩耍度假?我们能不能从这未来的大趋势中分享到新经济增长的价值呢?通过这次调研,我所看到的事实已经做出了最好回答!潢川能,而且已经初具规模,这是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以及政府旅游部门的规划引导,所催生出的幼苗。只是幼苗还很弱,还需要政府的继续扶持,大的发展框架也需要政府在规划上持续性的引导和资金、政策上的不断帮扶。

 

 

 

   二:结合信阳十三五规划,打造潢川人的环城花园

 

 

最近潢川人谈论最热门的话题,可以说就是信阳市人民政府印发的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其中就加快推进潢川、光山两县组团式、一体化发展,构建市域副中心城市,支持撤县改市的工作规划。

潢川、光山对接发展。必然会催生潢川西南方向大的发展潜力。而潢川环城的花园带,现在已经初具规模,其中最具代表的付店、隆古、卜集、白店,恰恰就是在这个方向上。

 

 

1,付店镇

付店镇在经济上已经进入河南省乡镇的前列,大丰收现代农业观光园已经被授予3A级景区。大丰收西边紧邻施线行水库,也具备进一步打造观光农业加自然风光湿地连片发展的潜力,沿施线行水库四周修建环形步道、自行车赛道,以及周边观光林带、采摘也在规划之中。这样可以加深旅游纵深,做大做强休闲旅游项目。

而付店骆店村的南寨清朝古民居以及附近林淮村的古板栗园也具备连片打造的潜力。同时付店更是马祖常、王实味等世界级文化名人的家乡,并有马祖常墓地以及王实味父亲王元炳及家族墓园。王元炳也是清末潢川最后的一位举人,潢川知名的教育家,和今天二中、潢高都有很深的渊源。

以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外部宣传,付店镇在建设经济强镇的同时,以打造国内知名的文化名镇为着眼点,再辅以观光、休闲、度假,服务潢川市民,已经是水到渠成之事。

 

 

2,隆古乡

隆古乡在文化历史上有潢川的王牌,那就是黄国故城,黄国故城文化旅游区基本成型。现在重要的问题是,应该把黄姓根亲文化进一步引向黄国文化。因为“黄国”的内涵远远大于“黄姓”文化。黄国故城博物馆项目应该抓紧落实,以丰富的黄国青铜器等展现潢川悠久的历史,即提升了潢川的城市形象,也是进一步拓展黄国故城文化旅游区的旅游参观项目。同时,该旅游区紧邻老龙埂水库,文化加自然风光湿地的模式一样适用于此。甚至具备若干年后和付店大丰收、施线行旅游区全面对接,连片发展的可能。

隆古的桂花岭园艺场绿里生态旅游,也是比较成熟的项目,也已获得2015度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千千万万”金牌农家乐称号。现在要做的就是,理顺产权关系,加强特色引导等。

 

 

3,卜集

随着大的经济形势的下滑,以及卜集花木产业模式的落后,卜集花木销售形势面领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困境。但是,危机就是动力,原有的花木产业园恰恰就是新的观光休闲产业的最好载体。众多不同类型的园艺,可以给潢川人提供不同的休闲旅游的选择:垂钓,吃饭,观景,买花等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马湖村计划中的,依托马湖湿地的生态休闲旅游区项目。离城区距离适中是个优势,可以给人以徒步、骑行、坐车等多种选择,而湿地也恰恰就是我们潢川缺少,也是可以弥补缺山遗憾的一个亮点。处于花木之中的马湖湿地,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沿马湖的步道以及周边精品花木的更新换代,以马湖为中心的吃、住、玩一体的休闲旅游中心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4,白店

白店乡位于县城南部,距县城仅8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以“万亩花木精品博览园”为平台打造的花木产业升级换代成绩斐然。盛世、开元、颐景等28家园林企业,已经形成花木产业集群和示范效应。同时生态旅游餐厅也初现规模。现在要做的就是,政府如何引导、加强各个园区之间沟通、对接,以适应未来城区人口前来休息旅游,以及如何加大宣传,定位于周边省市旅游市场,打造成集花木销售和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模式。

 

 

付店、隆古、卜集、白店四地离城区近,是城区人口休闲、旅游、观光等周边游、周末游的首选之地。同时也因离城近,土地稀缺,各个景点有面积小的缺点,这个需要政府加以引导,看各个园区之间如何加强沟通,如何连片打造。但小也有小的优势:可以快速适应不同消费需求,转型也快,可以百花齐放;不同的风格,适应不同的消费人群。不同的业态,适应不同的消费需求。

 

 

 

 三:需要政府引导、大手笔投入,打造潢川人的后花园

 

 

如果以交通的方便程度来说,付店、隆古、卜集、白店是潢川人的花园,那黄湖、双柳、仁和一定就是我们未来的后花园了。花园可以百花齐放,但我们的后花园还需要政府的引导、大手笔的投入,打造具有一定规模、具有品牌效应,可以辐射一定区域的旅游产业。可喜的是,黄湖、双柳、仁和三地,现在显现出的几个旅游项目,恰恰就具备这个上规模的条件。

 

 

1,黄湖农场

潢川两个最具含金量的品牌:黄国、黄湖。如果说黄国展现了潢川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那黄湖一定是现代史上,潢川与国家的命运结合最紧密的那个瞬间。黄国、黄湖为潢川联系和沟通了当今中国政商两界。

据五七干校专家王耀平先生评论说,黄湖是国内现今保存最完好的五七干校,黄湖干校墓园,也是国内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黄湖干校走出了中国最大的五七战士:胡耀邦,以及五十余位省部级领导。潢川县政协文史委在已经出版的三十辑《光州文史资料》中,有五辑是关于黄湖干校的,并且还有后续的出版计划。可以说,黄湖干校所保留下来的原始的文献资料也是国内最丰富的。这些都为黄湖今后的大发展,积累起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条件。

如果说潢川其他的旅游休闲地都是地方性的或者说区域性的,那黄湖一定是全国性的品牌资源,这是毋庸置疑的。黄湖18000余亩的占地面积,阡陌纵横,土地平整,池塘连片,大农场的基础设施都依然完好,这也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并且黄湖农场现行的体制,也更容易由政府去主导开发或者引入相关公司去做大旅游产业。

黄湖的旅游开发,县里相关部门需要站在一个相当的高度、历史的高度去评估,去规划,去扶持。

 

 

2,双柳

如果问谁是潢川最富裕、最大的乡镇,大家都知道,那一定是双柳。就像一水隔两城的潢川城一样,淮河支流白鹭河穿双柳镇而过。全镇三分之二的山林地带,也弥补了潢川缺少山地旅游的遗憾。依托山地,洪山寨旅游区已经初具雏形。而原生态的白石窝及相邻的李楼水库更是风光旖旎,是一处充满了人文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休闲观光好去处。郭锡映先生曾经写有一首《白石窝》诗,诗曰:

 

                 青岭山庄访卧龙,

                 晚休晏岗侃星空。

                 平湖鸟掠碧波动,

                 白石窝生祛暑风。

                 躲进深穴凉透背,

                 何言盛夏似蒸笼。

                 低塘高水独幽静,

                 竿挑银丝一钓翁。

 

 

双柳更有苏维埃遗址、刘邓大军遗迹、安不城遗址、熊翀墓、群英渡槽等点缀其间,给希望进一步深度游的历史爱好者,或者探险者以更深入的空间。同时以李营村冯湾、张营村苏湾、刘洼村曹洼、李楼村石堰等为代表的,美丽新农村的崛起,也将带给城市游人以新的农家乐体验。

相比较黄湖而言,双柳旅游产业需要的更多是,政府规划先行和政策上的引导。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双柳的老板们更愿意投入家乡这样前景光明,充满希望的新兴产业。政府要掌握的是,避免旅游资源的分散,或者因为投资者资金的不足而做小。在投资中可以引入股份制理念,引入郝堂式的专业人员来管理、营运,打造出像商城西河或固始西九华一样地域性的、知名的休闲、度假场所。

 

 

3,仁和镇

2015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五部门公布了全省第一批新农村规划建设引导点,仁和镇连岗村成功入选,该村也是我县唯一入选全省第一批新农村规划建设引导点的村。最美乡村或者说美丽宜居乡村,对连岗村来说,可以说是名至实归。连岗村也是让我看后有今后到这来养老冲动的一个地方!

仁和的私家园林也是一个亮点,也是一个属于潢川人的,大的旅游资源。仁和和双柳一样,政府要做的就是规划的先行和政策上的引导。做品牌旅游,做地域性的旅游资源,一定不要做小做分散。

 

 

黄湖、双柳、仁和三地的大旅游产业雏形都已呈现出来,若干年后,他们会是潢川人的后花园,也会是周边县市,乃至湖北、安徽的后花园。相比较而言,双柳、仁和的私人经济和实力都是县内领先,而黄湖因为历史的原因和他们还有很大差距。在具体的扶持中以及发展思路上,都可以区别对待。

 

 

 

          四:未来潢川的精髓之地,南城

 

 

我们环城有花园带,远乡有后花园,而最大的旅游资源就在我们的南城!南城的现状不多说了,是潢川人都知道。南城从西汉建弋阳县到盛唐设光州至今,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历程,承载了潢川历史上从黄国到今天的历史延续。

据说,信阳市委郭书记在调走之前,曾经几次独自来到南城考察,我们县的政协领导也在多种场合不断的奔走呼吁。在一次政协召集的南城保护会议上,刘璇县长也说了一句我印象深刻的话:南城是未来潢川进一步发展的精髓之地。而今,南城的保护已经确定,小南海的清淤、恢复工作也已提到议事日程。南城这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在未来,一定会为潢川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南城的规划设计早已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本文就不再累述,在此仅有一点建议需要提出——那就是对“陈元光”这个历史人物的出生地问题的定位。我相信,未来的南城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最终还是要看我们南城有多少历史的,文化的内涵。而陈元光必将是体现这个内涵的最佳人物,他是南城的灵魂。

潢川城是一水隔两城的格局,北城我们已经有了春申君,而南城的灵魂人物,一定非陈元光莫属。史书上“陈元光 光州人,字廷炬。”、“陈鄷,字有芑,先世弋阳人。”等等记载明确无误,且陈元光其人号称“闽祖”,在东南沿海、海外华人和港台人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在1949年前,台湾人口中,百分之98为汉族,汉族中又有百分之80和陈元光有关系。

   相信当英雄陈元光回家之季,一定是潢川南城重现魅力,再展光华之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