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分类
系统管理
—
邵雍《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解读之四十
【原文】
有皇皇之民者也,有皇帝之民者也,有皇王之民者也,有皇伯之民者也。
有帝皇之民者也,有帝帝之民者也,有帝王之民者也,有帝伯之民者也。
有王皇之民者也,有王帝之民者也,有王王之民者也,有王伯之民者也。
有伯皇之民者也,有伯帝之民者也,有伯王之民者也,有伯伯之民者也。
皇皇民者士士也,皇帝民者士农也,皇王民者士工也,皇伯民者士商也。
帝皇民者农士也,帝帝民者农农也,帝王民者农工也,帝伯民者农商也。
王皇民者工士也,王帝民者工农也,王王民者工工也,王伯民者工商也。
伯皇民者商士也,伯帝民者商农也,伯王民者商工也,伯伯民者商商也。
【愚翁注解】
皇、帝、王、伯:分别指三皇、五帝、三王、五伯,这里有思想属性的意义。
士:士大夫、士子,指官员、管理、士的最小级别是管理一家的家长。
农:农民、农田,农村。
工:指职业工作的人,例如:工人、军人、衙役、仆人等。
商:商人、商市。
仁、礼、义、智:分别仁、礼、义、智的四种思想理念。
【愚翁解读】
有以总结三皇治理方法和传播三皇思想体系,而教化天下千秋万代思想的人;有使用三皇思想和五帝思想的体系管理天下的人;有使用三皇思想和三王思想的体系,管理工人、军队体系的人;有使用三皇思想和五伯思想的体系,管理各地各级商业系统的人。
有使用五帝方法和三皇思想体系管理民众的人;有使用五帝方法和五帝思想体系管理民众的人;有使用五帝办法和三王思想体系管理民众的人;有使用五帝方法和五伯思想体系管理民众的人。
有使用三王方法和三皇思想体系管理民众的人;有使用三王方法和五帝思想体系管理民众的人;有使用三王方法和三王思想体系管理民众的人;有使用三王方法和五伯思想体系管理民众的人。
有使用五伯方法和三皇思想管理民众的人;有使用五伯方法和五帝思想管理民众的人;有使用五伯方法和三王思想体系管理民众的人;有使用五伯方法和五伯思想体系管理下民众的人。
三皇的治理方法和三皇的思想体系,是千秋万代所有士大夫和天下士人所要追求的最高政治理想;三皇思想和五帝的思想体系,是管理天下士大夫、士人和农田疆土的管理体系;三皇思想和三王的思想体系,是管理各地方专门行业的官员和专门行业工人的管理体系;三皇思想和五伯的思想体系,是专门管理各地方市、县、乡的商业集市,向商人征收税款的管理体系。
五帝的管理方法和三皇思想理念形成的管理体系,适用于对自然村落中,以农民家族为纽带的自然人群体的管理;五帝的管理方法和五帝思想理念所形成的管理体系,适用于对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生活在农村自然村自然人群体的管理;五帝的管理方法和三王思想理念,所形成的管理体系,适用于对以农业为主,工作为副的自然人群体的管理;五帝的管理方法和五伯思想理念,所形成的管理体系,适用于对农业为主,经商为副的自然人群体形成的集镇管理。
三王的思想管理方法和三皇思想理念所形成的管理体系,适用于职业做工的自然工人群体的士大夫管理体系;三王的思想管理方法和五帝思想理念所形成的管理体系,适用于对以工为主,以农为副自然人群体的管理;三王的管理方法和三王思想理念所形成的管理体系,适用于对职业做工的自然工人群体的管理;三王的管理方法和五伯思想理念所形成的管理体系,适用于职业工人和商人聚集的城市管理。
五伯的思想管理方法和三皇思想理念所形成的管理体系,适用于商人和士大夫聚集的大都市的管理体系;五伯的思想管理方法和五帝思想理念所形成的管理体系,使用于商人和农人聚集起来的中等城市的管理体系;五伯的思想管理方法和三王思想理念所形成的管理体系,适用于用商业保障职业做工的供给系统管理体系;五伯的思想方法和五伯思想管理理念,适用于每一个生活在都市之中的民众。
《观物内篇》解读到这里,看到了邵雍对人类,是从仁、礼、义、智四个思想范畴而进行有序配合产生了人群体的十六个分类。从皇皇之民的仁仁思想,一直到商商之民的智智思想结合,似乎是看到了人类那些思想形成的因素和存在分类管理的必要性。邵雍用皇、帝、王、伯的想互配合分解了人的属性;仁、礼、义、智的思想相互配合,分解类型管理方法理念;士、农、工、商相互配合分解了人类的群体关系和居住的区域的成因,这些似乎在揭示着人类演变演化的秘密。可以明确的看出这个系统不是一般的系统,是严密的管理系统和包含着管理方法思想理论的系统。那这段文子标题就使用——群体分类、系统管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