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岳川
王岳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561
  • 关注人气:9,2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心慧眼  侠骨柔肠

(2015-01-21 20:24:25)
标签:

文化

童心慧眼  侠骨柔肠

 

澳门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飘逝的时光中,多年前在澳门任客座教授的情景使得这种回忆更加美丽。前天接到倾城的电子邮件,知道她的新书马上付梓,邀我作序,我欣然答应。

童心慧眼 <wbr> <wbr>侠骨柔肠

生命是多姿多彩而又充满坎坷曲折的,当一个人具有清澈的童心,世界对他会变得更加美好,当他具有超迈的慧眼,就能洞悉人性的深度而大爱无疆,当他具有铮铮侠骨,其刚性的原则使他获得人性的光辉,当他具有深沉的柔情,就会在不忍之心中将爱心广被万物。  

认识冯倾城博士还是我十二年前到澳门基金会举办书法展的时候,作为澳门基金会的分管负责人,我的书法展受到她热情接待和极为负责的安排,她的艺术天赋使布展很有艺术性,展出取得了超出我想象的成功。今天我在书法领域取一些成绩,应该说与她当年的支持鼓励分不开。

倾城喜欢写散文,十年前曾出版过一本散文集《飘逝的是永恒的》,我做的序言。十年弹指间过去了,时间飞驰令人感慨。有好些年没有见到这位才女,读到了她的《四十不惑》才感到随着岁月的流失她更为成熟:“纵观孔子一生,应是暮年之际,总结其数十年来修德进学、从政修业的人生感悟。他历经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艰辛,最终臻至治学修德的最高境界,生命轨迹既平凡又不平凡,正好给每一个年代同样需要尝尽人生甜酸苦辣的世人一面明心见性的镜子”。这或许是君子自道!

倾城夫妇,一位为北大博士,一位清华博士。我们亦师亦友,经常叙叙。倾城曾经考过北大我的博士,但却因为有人调换导师。倾城据理力争,与不良学风坚决抗争,在处境艰难中,她坚决不同意他人换做导师而毅然决然退学,以自己的能力重新考取了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这次事件中,她勇毅的侠骨和清明的理性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在澳门工作中,她遇到困难和刁难,她一忍再忍,但是当忍无可忍之时,她坚毅地通过法律解决,终于邪不压正获得了成功。倾城说“可能我算是个审慎乐观的人,遇到困难时,我也会很痛苦,但随即我便反问自己,要是自己如此不济,遇到战争怎么办?要是在生存条件很差的战乱环境中自己能活下去么?要是遇上天灾,没吃没穿怎么办?这样想可能有点夸张,但勇气很快来了,克服了恐惧,渡过了难关。人生数十年,谁能保证将来不会遇到磨难呢?我们既希望社会变得更为公平,同时也要珍惜眼前的一切。”(《做英雄还是懦夫》

我对全书稿得以先睹为快,注意到,深笃的情感成为这本散文集的中心。第一集写亲情之爱:亲子,亲父,亲和善之人;第二集写与专家教授的交流而伸展文化视界的大爱无疆;第三集写历史人物和名人的评论与精神写照,其中知人论世的拳拳之心令人感佩。

童心慧眼 <wbr> <wbr>侠骨柔肠

王岳川 书陈继儒《小窗幽记》句“读书倦时须看剑,英发之气不磨;作文苦际可歌诗,郁结之怀随畅”。120x69cm.2014年

 

当今世界,我们面前有了金山银山,但是失去了绿水青山。人们的钱包鼓了起来,灵魂却瘪了下去。没有灵魂轻飘飘。现代人喜欢热闹,追求享乐,是可以理解的。但丧失了对不可企及不可确知的未来的一种本真担扰,过去千载悠悠已逝,来日千年又默默而至,在这夹缝中的人们现在活着,岂能毫无隐忧?忧虑使人思索,思索预示着命运的深度。反之,倘若我们对未来、对一切都了如指掌而按部就班去过那样的生活,我想是相当乏味的。在这个时候,倾城用涓涓细笔,婉致的心情书写:“佛家有一种法器叫如意,其头部向回弯曲,旨在告诉人们凡事都要知道回首知足。只有回首了,才能如意;若不知道回首,便永远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回首是多么的重要。回首,是一种知足,是一种自省,是一种眷顾。就像人们怀念黛安娜王妃,总是因为她的善心,想起她那亲吻艾滋病小童面颊的亲切。如果不是具有爱心和善行,这些美人们的富有和优雅,除了供其自娱之外,对人类也是没有什么贡献的。”

真正的人生是在时代文化转型的风云中直面人生苦难、体验着生存的深渊并敢于进入深渊揭底的人。他们以理性和语言去探索人性中的未知领域,在现代人的情感萎缩中唤醒对存在状态的思考,投一束思想的光亮照彻幽昧的思想暗夜,在严峻的学术文化追问中寻找中国文化生命的真正意义和未来远景。能以真血性、真情怀去担当一个世纪的苦难并开出文化精神新境界的是大写的人。倾城认为:“盖茨是地球上最富有的人,但人们却认为乔布斯更为伟大,因为盖茨的目光是聚焦现实,乔布斯的视野却是面向未来。超越盖茨之处在于乔布斯的追求完美,苹果团队里还有人类学、艺术、历史和文学等专家,他们以艺术赋苹果予灵魂。可以想象,乔布斯追求完美之路的艰苦……乔布斯关注自己一天中是否做了有意义的事情,他找到了避开所有陷阱的最好方法,就是提醒自己要死亡,只有这样,才听到心灵的呼声这种精神是乔布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人类在追求完美中进步》)

文化硬实力不行,一打就败,文化软实力不行,不打自败。我不赞成一味地对中国传统加以质疑,这只是在后人不太能干时,面对祖父文化财产发出的怅叹。我们应当自我反省而不应自嘲自虐,应该从审父走向审己,减少文化误读,纠正国人在西方视野中的被妖魔化形象。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文化输出”,这意味着不是高势位地征服别人,而是对等交流的彼此的文化和精神。在这一点上,倾城与我的看法完全相同。“西方某些发达国家大力推行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政策,企图以自身的文化文明和价值观统一世界。所以我们更需要自小就有以振兴中华为大义的意识,奋发图强,学好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语言文化的学习和爱国情怀的培养是双向互动、相互激发的。当然,民族性并不表示要排斥外来文化与现代化,但也绝不能为了与外来文化融合而丧失民族精神”。(不要放弃中文》

我曾经参加了一个西湖申遗的座谈会,一位老外说,西湖这样的不太洁净的湖在我们北欧有几百个,而且我们的湖在冰雪世界中更为清澈更为神奇。西湖如果能申遗,那么我们北欧的湖都可以申遗了?!我针锋相对地说:“您知道西湖不仅是一个自然的湖,而是一个南宋以来的文人湖,诗词湖,对联湖,名人湖,书画湖,半部中国历史湖。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湖可以同西湖的文化重量相比。西湖申遗是必须的,而且一定成功”!如今,当我读到倾城的散文《印象.西湖》,似乎又重新回到几年前的文化论战中,然而不同的是感受的深邃的诗意:“西湖的美,有她那传颂千古的神话故事,以及风姿摇曳的历史人文底蕴。这里有白蛇与许仙的凄美缠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纯美深情,英雄岳飞的精忠侠义,六朝粉黛的轻颦浅笑,帝皇将相的欢舞离愁,文人雅士的翰墨余韵。在垂柳如烟的堤上,在落英如雪的岸边,彷佛仍可看见苏小小与秋瑾悄然伫立的倩影……戏剧演毕时,呷一口龙井茶,恨不得要喝下堤岸这万树笼烟、层层迭迭深深浅浅、浓得似要流淌下来的江南新绿”。

我认为,诗人杜甫将个体生命无常的有限性从浩渺的宇宙时空之中抽离出来,从而形成巨大的审美反差:生命的有限性将人从永恒的时间之维中带出,而还原为一种拂之不去的人生飘逝感;个体的渺小将人从广漠无边的宇宙境界中震醒,而产生出无限大与无限小冲突中的人的不自由感。于是诗的张力场随每个人的体验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螺旋结构,在心灵震慑的刹那,完成了对宇宙人生的痛苦反思和认同。在这一点上,与倾城的阐释殊途同归:“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诗圣杜甫以博大的仁爱之心、积极的入世精神、深刻的批判精神、赤诚的爱国情怀铸就了沉雄厚重的诗学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传统人文精神的集大成者,对于现代人文教育也有极大的启示意义。其内核更是现代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的重心。现代人文教育需要重温文化经典,汲取其中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永恒的人文关怀。”(《杜甫诗歌人文精神的现代启示》)

我曾经在读韩国金容沃《石涛画论》时被这段话所打动:“艺术创作的本质不在于笔,而在于笔传达的永恒;不在于墨,而在于墨引发的时空。艺术创作的本质不在于山,而在于静寂的本质;不在于水,而在于生命的活跃性。艺术创作的本质不在于古本身,而在于它拥有的原初性和开放性;不在于今本身,而在于它创造了坦坦荡荡的我的瞬间自由”。倾城的话同样令我感动:“诗人们这些言志诗,或写在国仇未雪身先死、心中难抑无恨义愤之时,又或直接抒发满腔忧黎民、济苍生的爱国之情,其雄伟的气魄,博大的胸怀,舍生取义的风骨,既令后来者热血沸腾,同时心灵也得到净化,在这些不朽的诗篇中接受着中华民族坚毅不屈精神的淬炼”。(《诗意的家国情怀》)

倾城以柔肠之情写孩童的童心慧眼:“孩子们常用“慧心童眼”来看世界,大人们要用慧眼童心来看孩子们,才能明白孩子们的世界”。(《慧心童眼》我注意到,本书相当的篇幅都是写孩子。于是,在静夜的北国大海边,我停下笔来,回忆起当年在南国大海边澳门大学任客座教授时,常常和倾城夫妇和大宝小宝一起欢聚,当年大宝刚能走路,小宝还在牙牙学语,想想如今已经青春少年了……

时间不是没有重量的!

是为序。 
童心慧眼 <wbr> <wbr>侠骨柔肠
          王岳川书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36x40cm. 2014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