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玉梅
玉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57
  • 关注人气: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养生的基本理念让我们健康快乐

(2008-11-03 19:06:47)
标签:

健康

分类: 健康知识

    中医养生的基本理念让我们健康快乐

   

    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预防观:《黄帝内经》中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在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下,预先采取养生保健措施,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这种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天人相应、形神兼具的整体观:中医养生理论,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的客观事实。
    调整阴阳、补偏救弊的平衡观: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人体养生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
    动静有常、和谐适度的辩证观:生命在于运动,因为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人体的每一个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只有保持经常运动,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寿。 

   

    养生就是“治未病”。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中医养生文化和养生学与社会医学、心理医学、预防医学、行为科学,甚至是天文地理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下图表现的就是中医这种博大精深的内涵。

http://www.infinitus.com.cn/images/sys_attachments/attachment_common/200806/696dccc4-26e7-ef27-06a1-d4e31a643963.jpg

 

    能否健康长寿,不仅在于是否懂得养生之道,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否把养生之道贯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养生要注重五个方面的平衡。分别是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平衡、人体阴阳的平衡、人体脏腑的平衡、气血经络的平衡。而在这其中,对于当今社会,人们尤其要注意人与社会的平衡。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是最为重要的。常观天下之人,凡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间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

  总结起来,就是温和、善良、宽宏、幽默。

    心理平衡的10条要诀:
  对自己不苛求;对亲人期望不要过高;不要处处与人争斗;暂离困境;适当让步;对人表示善意;找人倾诉烦恼;帮助别人做事;积极娱乐;知足常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