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一种茶叫父亲茶

(2009-10-13 22:33:07)
标签:

茶树

杯子

茶叶

桑叶茶

茶香

甜味

杂谈

分类: 生活休闲

有一种茶叫父亲茶

 

父亲采茶,这是我第一次在茶园里用相机给父亲拍照,也是第一次用给自己的相机给父亲拍照,也是父亲在养育我二十三年后第一次拍照。

有一种茶叫父亲茶

 

父亲采茶,这是我第一次在茶园里用相机给父亲拍照,也是第一次用给自己的相机给父亲拍照,也是父亲在养育我二十三年后第一次拍照。

有一种茶叫父亲茶

 

父亲采茶,这是我第一次在茶园里用相机给父亲拍照,也是第一次用给自己的相机给父亲拍照,也是父亲在养育我二十三年后第一次拍照。

 

不知是不是心里有了些沧桑的缘故还是因了其它的什么,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习惯,每天是不能不泡一杯浓浓的绿茶来饮过的。如果哪一天缺失,哪一天的日子就似乎没了滋味,心里也莫名地添了份空落落的感觉。

似无心又似有心,就是喜欢静静地看那小小的叶片儿在杯水之中浮沉翩飞不定,一点点的兑变,然后沉静地躺在了杯底,似走完了一段自己该走的路一般静默无息了。而那水的滋味也就随着那不定的一个个过程,从苦涩到馨甜,从浓俨到清淡……就这样地,不知不觉间恋上了一种感知的过程,这过程大约和生存是没多大的关联的,因为饮茶的人那时是完全安静着地,不温不火不气不恼。

有点特别的是,那茶叶必得是父亲亲手制作的家乡味最浓的土制茶,别人的茶就是有不喝也并不觉得少了什么。其实不能说没有喝过他人制作的茶叶的,平时稍有点走动,亲朋好友都不会忘了奉上一杯清茶,是乡情也更是热情的体现,滚烫的热情是不能也不用挡隔的。可每每满怀热切地等待换来的总是一些蹙眉的懊恼,怎么别人家的茶叶都没父亲茶叶中的那份香醇呢?或许我只习惯于父亲的茶?这样的次数多了,就干脆绝了那种希冀和期盼。而父亲呢,也很默契地,仿佛猜识出我的生活里已经少不了他烘制的茶叶般,每每回家或他来我这的时候都忘不了问一声,茶叶还有吗?那语调也总是和那出自他手中的不着眼的土制茶叶一样,很普通很不着意。

是的,和那些已经被认知的并被冠以各种各样名号的所谓名品比起来,父亲的茶叶真的是再普通不过的了。因为乡里乡野的粗人是不可能制作出那些用来精贡的细致货色的,但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特别的话,我想可能就是父亲的茶叶里比别人多添了一份心而已,除此应别无其它了。

父亲喜欢种茶,家里的茶树多是父亲亲手一棵一棵栽植起来的,那几亩责任地能栽上茶树的地方父亲差不多都没放过。以至于,由原来分田到户的寥寥可数到现在的成片成块,这都得归功于父亲的勤栽不辍。父亲常说“荒山荒地出香茶”,茶地里若种了庄稼采摘下来的新茶的香味也就会散了淡了。所以能不种庄稼的,父亲尽量不种或者种些不太影响的作物,说是多给茶叶留存一点应有的本色香味。每年开春,早早地父亲都要将那些茶地翻挖一遍,给茶树松根锄草,以利于茶的发棵生长。而且种了作物的施肥时还要想想那里的茶树,尽量用些农家肥,于此,似乎还不够,也不知从哪听来的“偏方”,父亲竟别出心裁地用油菜籽榨油后剩下来的残渣给茶树施肥,说是这样长出的新茶会更香……与别人家的不闻不问无所谓的态度相比,父亲在茶的身上是用了一番心思的,就象他的为人处事一样,认真而踏实。

父亲也喜欢品茶,到了茶季,家里每炒制好一点点茶叶父亲都要急急泡上一杯品铭一番,然后凭着多年的经验或者自己的喜好给出个优劣评定。杯子是透明的玻璃杯,透明是便以观色。水呢也得是烧沸的开水了,但顶开的水并不好,用父亲的话说最好的水温应是烧沸后放置一会儿九十度左右。一个透明的杯子,一小撮新炒制的茶叶,一点九成开的山泉水,盖上盖静等一会再揭开,“色”“香”“味”在揭开的那一瞬便有了分晓,而一天的采摘成果也是在那瞬间才有了真正的感觉。轻啜慢铭之余,兴致来了父亲便会说些茶事给我们听听。什么“清明茶”、“谷雨尖子”、“雨前茶”、“雨后茶”,这时都有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朴素说法。而炒茶时的火候以及烘茶时该注意的什么,也都会随着父亲无心地叙说一一再现了出来,虽然听者亦无心。品茶的时候,父亲的鼻子也较平时灵敏起来。炒茶时火候的老了或嫩了,烘茶时因碳火中有没燃尽的杂质而让干茶有了糊烟味,以及雨前采的茶和雨后采的茶香味的不同,高山荒地茶和平地种了作物的茶的点滴的异样,这些大约都瞒不过父亲的鼻子的。这时,平素木讷少言的父亲话便莫名地多了很多,也是他在我们面前说得最亲切随和的时候。那时父亲的样子也是我最喜欢的样子。

有时父亲还同时泡上好几杯,不同的叶子不同的杯子泡上,比较着品啜,以至桌子上常常摆满了大杯小杯的才喝过几口的茶水。这时的母亲便有意见了,“大杯小杯的搞得象个茶馆一样,洗杯子就得费去不少的时间……”。可有意思的是,数落归数落,她还是不由地会逐杯端起饮试一番,顺便说道一下茶色的老嫩香味的淡醇以及茶叶枝杆的大小中看如否。母亲也懂茶的,曾经她就是队里少数几个掌把的炒茶师傅之一。往往,我也会凑热闹地来上几口的,装模作样地学着他们的样,似乎也想品出点什么来。现在想想,对茶的嗜好可能也就是那时跟在他们后面慢慢养成的吧,以至于到今天无茶不宁的地步。即使在那些个孤单地游离于他乡的日子,也怎么着没忘了捎带着父亲的茶叶一起,时不时地泡上一杯家乡的清茶来释放些什么,离人的苦楚或思乡的情怀,那缭绕的清香已尽蕴所有。虽然异乡的水泡不出家乡茶的真味来,但不管怎么说能看着茶叶轻轻地在杯中浮沉,能闻到熟悉的茶香已经够了。那一刻,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随着父亲的茶香浮沉游走,却怎么也走不出那缕缕清淡自然的香气。

有意思的是,不知怎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的茶越喝越淡,茶叶愈放愈少。与之相反,我却是越喝越浓,茶叶也自是愈放愈多,以至于,一杯茶水半杯叶子,浸泡出来的茶汁更是苦难下咽。第一开时,往往是喝一口便皱一下眉。但有点奇妙的是,浓浓的苦汁滑过喉咙后一会儿便又只剩下的醇醇的甜滋味了,第二开时苦味便淡了不少,甜味增加了。到三开的时候,苦味几已没有,妙的是香味并没淡去多少甜味还是那醇醇的甜味,这一开也是茶最好喝的时候。这时杯中的茶叶也没有了刚开始的挣扎翻转似带着痛苦的样子已经淡然了很多似一副处惯不惊的模样。那是一种平淡踏实的感觉。如果是白瓷杯子就更好看了,绿悠悠的茶水和纯白的杯壁相映衬,说不出来的怡人清爽,这时这杯子里或许还会多添些诸如丝丝的幸福感了吧。在家里,我和母亲每每都要抢着喝这一开的,当然也是我喝的时候多了。以至母亲笑我,要是以后老头子不在了看你喝谁的茶?是呵,到时我喝谁的茶呢?有谁的茶叶能比得上父亲的?我想我会戒茶的吧。

父亲的茶色香味是俱全的,虽然它并不能算得上精品,但它还是算得上的的道道的茶的,因了有一份完整的心在里面。这大概也便是每个饮过父亲炒制的茶叶的人所不能忘怀的原因吧。

人们常说“茶如人生,人生如茶”。细想,我是不懂人生的,虽然天天都浸泡在父亲制作的老茶叶的清香里,但如果要把茶和人生联系在一块的话,我想我也是不懂茶了。但不管怎么样,懂与不懂,我是离不了父亲的茶叶了,这已经是改不了的旧习。

 

http://cnc.imgcache.qq.com/ac/b.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