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慢性肾病患者要学会健康管理

(2008-09-26 15:53:00)
标签:

肾病

慢性病

健康

分类: 大健康之“健康管理”

    专家支持: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主任梁馨苓教授 撰文:本报记者李劼通讯员张玲玲)

    据估计,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病人群大约1亿,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一样,近年来,慢性肾脏病的发病呈现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这两个特点,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甚至曾收治过最小的一个患者只有9岁。
  专家表示,这可能与现代人工作压力增大、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在这些慢性肾脏病患者中,以30岁左右的人居多,他们正处于事业的发展高峰期,高强高压的工作伤害了身体,却无暇顾及。随着病情进展,慢性肾脏病可导致众多患者进入尿毒症阶段,若得不到有效及时治疗,甚至危及生命。这对那些人生正当年、事业正处上升阶段的人来说绝对令人痛心。
  为此,专家特别提醒,无论是慢性肾脏病的患者,还是发展到透析的患者,都要学会自我健康管理,配合专业医护者的科学指导,即使透析患者也能和健康人一样生活和工作,提高自我生活质量。

日常饮食管理

  长期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合理准确的饮食护理,不仅可以达到或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防止或减轻并发症,还可以改善透析效果(体重、心胸比率、血压、血生化、贫血),从而增强患者适应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据介绍,完全没尿的老病号出现自我控制管理差的相对较多,新病号从有尿到无尿过渡的这个阶段也需要注意。
  因此,医护人员的作用不仅是给病人开药,更重要的是教给病人恰当的知识和改变生活方式的一些技巧,让病人主动参与到治疗和自我管理的各项决策中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就实行“盯人战术”,患者由固定的医护者负责,每天进行饮食生活的指导管理和宣传教育,时时提醒患者要在饮食等方面注意自我管理。

●要控制饮水量:
  血液透析病人应严格控制饮水量。少尿或无尿的患者如果多饮水,极易诱发急性左心衰,诱发尿毒症性心脏病。此外,如果一次透析脱水量过大,达到4-5公斤,并且脱水速度过快,对心脏等造成严重影响。
  故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应严格限制饮水,专家建议最好能养成每天称体重的习惯。由于一般人体的脂肪肌肉含量较恒定,而水分含量会随每天的摄入有较明显变化,这就要求患者每日的体重增加应不得超过1公斤,透析期间体重增加≤5%。
TIPS:控制水分技巧
  1.将一天可饮用的水量平均分配,用固定容器装好或将部分水混合柠檬汁结成冰块,口渴时含在口中,让冰块慢慢溶化。
  2.稍微口渴时,用棉花棒润湿嘴唇或漱口,十分口渴时再小口喝水。
●预防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对人体会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高钾血症可以抑制心脏收缩,使心脏跳动不规则,感到肌肉酸痛、无力、麻痹甚至呼吸困难等。高钾血症在尿毒症患者中较为常见,到尿毒症晚期更容易发生。因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特别注意食物中的钾。蔬菜、水果、坚果类、薯类、蘑菇、可可、巧克力、速溶咖啡等含钾高。要及时监测血钾浓度,并根据尿量随时调整钾的摄入量,以避免血钾过高或过低。
  对于爱喝汤的广东人,专家尤其提醒,老火靓汤含钾高,要尽量避免。
TIPS:食物过道水再吃
  对于非吃不可的含钾量高的食物,应少吃或进行必要的浸泡、煮沸、超低温冷藏等方法减钾处理:
  1.蔬菜:可用热水浸泡或用开水浸烫去汤后再吃。
  2.水果:先用温水浸泡,并要削去果皮。
  3.肉类:冰冻后取出解冻,开水浸烫后再进行烹饪。
●不可乱吃中药
  偏爱中药的老广州常误以为,中药无毒副作用,比较安全,不少患者盲目乱吃中药。专家表示,这是十分危险的,中药普遍含钾,如果患者自行乱吃,容易加重肾衰。目前,中药还不能治疗肾衰竭等肾脏病,只能起到辅助调养的作用。如果患者出现内火、食欲过低,需要中药调理,也必须要到大型正规中医医院的肾脏专科治疗。

心理护理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来说,血液透析治疗需要长期甚至终身进行,患者不但要忍受躯体痛苦,在经济及精神方面给家庭带来很大压力,大部分患者及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为此专家出了可行性护理措施:
  1.积极处理透析期间的并发症,协调患者与家庭及社会的关系 减少由患者躯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引起抑郁和焦虑。在血透治疗间期,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解决社会、家庭中的问题。
  2.做好患者家属心理护理 患者家属是身心疾病的“高危人群”,有不少可能就是“潜在的患者”。家庭对患者的精神、物质关心程度,对患者心理状态影响很大。护理工作者应加强对患者家属的教育,家属要与患者多沟通,建立有效的家庭支持网,使患者获得更多来自家庭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能够在患者遇到新的困难或情绪不稳定时安慰帮助患者。
  应理解家属处境,给予精神支持;加强信息传递,增强信心,促进良好的内在防卫机制建立。特别是女性家属的身心更敏感、更脆弱、更外露,心理问题发生率更高。因此更应重视女性家属的身心健康,给予女性更多的同情和支持,注意倾听她们的主诉,帮助宣泄其焦虑、抑郁的心情,并注意健康知识的宣传,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照顾能力。

慢性并发症的管理

  100%的慢性肾衰患者都有并发症,肾衰本身的治疗就需要病人做到透析、吃药和饮食控制的治疗,再加上并发症,无论对患者还是对医务工作者来说都是很大挑战。因此,患者应当认清慢性并发症,才能更好的积极配合治疗。
高血压:没有不舒服感也要坚持吃药
  60%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有高血压,对于慢性肾衰竭病人来说,如果此时的高血压得不到及时控制则是人体内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长期高血压可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率失常、心衰竭等;还会使脑血管狭窄,造成脑部动脉血管阻塞,引起瘫痪;增加脑血管壁的脆性,易引起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据了解,心脑血管病因此成为尿毒症患者的首要死亡因素。建议患者,即使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也要坚持吃药,最好控制血压不超过140/90mmHg。
肾性骨病:在肾衰早期就做评估治疗
  肾性骨营养不良又称肾性骨病,肾性骨病是肾功能衰竭病人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一般透析3年后,患者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肾性骨病,在过去的治疗中很容易被忽视。
  该病主要由于血磷升高、低血钙、肾脏不能产生活性维生素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因素所致。绝大多数透析患者均存在高磷血症、低钙血症、血中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都有不同程度的肾性骨病。肾性骨病的临床表现为骨骼、关节和肌肉的酸胀、疼痛,骨骼畸形,容易骨折,因此要特别注意避免摔倒。肾性骨病性疼痛多见于腰背部、下肢、膝和髋部等,常在负重或行走时加重。因此,肾性骨病应在肾衰竭早期就进行评估和治疗,应定期检查血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