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减少糖尿病患者数量的重要途径
(2008-09-26 15:30:20)
标签:
糖尿病健康 |
分类: 大健康之“慢病防治” |
据调查:目前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5%以上,多数患者都存在生活不节制、饮食超热量、缺少运动和超重、肥胖等,80%以上患者对患上糖尿病的原因不知道。
专家认为,专业教育者不仅要源源不断地传递知识,还要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导、生活方式指导,对病人的病情进行专业评估,同时还要为患者推荐包括饮食、运动、心理行为、监测和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防治方案。所以说,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的糖尿病状况,纠正不良的行为方式,提高自身健康管理能力——这包括了解不同阶段糖尿病的本质和症状、根据不同的病情制定相应的饮食和运动计划以及正确的血糖自我监控等。
《中国糖尿病综合防治计划》中的“五驾马车”治疗方案中把教育分为:知识教育和心理教育和行为方式指导。而其中,知识教育是糖尿病教育的重点。据调查,目前糖尿病患者对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不足20%;按照卫生部推荐的方案进行科学的饮食、运动干预的不足10%;执行血糖基本监测方案的不足15%;所以糖尿病治疗达标率不足20%。
北京医星医院糖尿病综合防治小组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接受知识教育,甚至接受治疗的主动性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病人,明明知道自己血糖高,但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能吃能喝,于是照样我行我素,胡吃海喝,该用药却不用药,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用药。也有的病人因疾病不能彻底治愈而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这样做实质上是对糖尿病的危害和防治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方式方法缺乏基本的了解。
糖尿病知识教育的普及和科学的生活方式的推广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推动的,北京医星医院糖尿病综合防治小组张锡明教授说,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知识教育、生活指导和行为心理教育本来就是医疗机构的职责之一。但目前北京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存在很多漏洞和问题,“十分钟看病”、“五分钟拿药”的快餐式医疗现象太多见,健康行为指导、心理咨询和治疗需要医生与糖尿病患者一对一的交流沟通,“五驾马车”治疗方案中把糖尿病“教育”摆在第一位,就是希望患者能在医患互动的氛围内接受糖尿病的综合干预和治疗。
事实表明,糖尿病的教育程度高低会影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的高低,更会成为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社会、患者、媒体,尤其医院都应该积极重视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方案的实施。
前一篇:拥有健康才是拥有财富
后一篇:乳腺病正成为“富贵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