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经济股票价格成本定价需求定价价值定价商品资产投入产出 |
分类: 商业价值 |
一、以成本为主的确定供应品价格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按成本确定价格,这是价格的基础。农业生产时代,人们在供应为主的时代,都是习惯按成本定价,以成本核算为主,加成一定的利润,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不难看出成本定价是农业生产时代的产物,很多人在很多领域还喜欢延用这一简单的定价方法,可用图形表示为:
价格随总成本的变化而动态变化。实际上这一方法现在在很多领域已经不灵了。因为在机器为主的大工业时代,产品日益繁杂,你无法计算成本,那就没有办法确定价格(例如汽车的零部件)。
二、以需求为主的确定商品价格
价格随着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在不断的调整:需求量增大,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大,价格下降。这一规律在经过工业经济时代的人们应该深深地记住,否则,无法在此时代赢得较大利润。还总是停留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的定价,经常说不清楚现实问题:为什么价格越低,越没有人买?是因为价格越低时,人们不懂价格的原理,越低越扩大数量,导致价格越来越低,需求量有限,没有人购买,这时的办法就是在需求量一定时,减少控制供给使价格回暖(国际石油组织早知限产涨价)。
三、以价值为主的确定资产价格
即资产的价格是根据产出和投入进行分析得出:产出越多价格就上涨,产出越少股票价位在高位,投入越多价格就下降,投入越少股票价位在低位,寻求产出与投入的均衡价格,与供需没有多大关系。资产价格与商品价格有很大的区别,不能习惯将商品价格与资产价格相混淆。人们只要认为股票的产出较大(上涨空间大),股票就要上涨;只有人们认为股票的投入较大时,股票就开始下降。均衡点是暂时的,动态变化是永恒的。分析投入、产出确定资产价格,商品的控制需求和供给又不灵了,不会只因为股票的供给很大,价格就下降,需求增大(资金量需求)资产价格就上升。人们从需求-供给转向投入-产出,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观念和思维的转变,非一朝一日,需要我们长期的研究,不断探索,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