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票指数为何与实体经济发展脱节?

(2009-07-08 03:23:24)
标签:

财经

实体经济

股票指数

农业生产

工业经济

商业价值

泡沫

资产

商品

分类: 商业价值

人们在关注股票指数上涨的同时,总有部分人会去关注实体经济,一片担忧之声不绝于耳,认为股市有泡沫,商业社会的股市泡沫不是以实体经济发展缓慢(工业需求没有增长)为判断标准。而实际上全球化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房产和股票等资产在价值创造中(资产增值)循着商业价值(是否有增值空间)的发展轨迹运行,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束缚,如何弄清价值与需求的区别,才能将资产与商品区别开来,分清现在的(商业价值社会)股市(或股票指数)与实体经济(或工业经济)的关系。

一、农业生产时代以“食”为主来保障供应

在农业社会中,形成的自然经济是以土地为基础,极低的生产力决定了以“食”为主的供应成为农业生产核心的必然性。因此农业生产社会也像今天关注“房子”一样关注过“食”的供应,只不过是人们在较长的农业社会通过人的勤劳双手来保障“食”的供应,特别是到今天人们关注点的转移,对吃的热情不是太高,所以以“食”为主的供应逐渐被人们忽视(但并不是不重要,“民以食为天”,只是不再作为社会进步的表现)。如果农业生产时期有股市存在的话,那么股票上涨空间最大的莫过于农业股票了(当时没有工业,即使有,也是没有多大空间,以农业为主),农业与股市紧密相连。

二、工业经济时代以“行”为主来满足需求

在以“食”为主的供应实现之后,机器工业的发展,商品供给迅速达到饱和状态,产生了经济危机,导致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以需求为核心形成的购买,要求以“行”为主的工业经济被提到了议事日程,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行”成为可能。汽车业的迅速发展根本上从以“食”为主的农业生产(供应)发展转变为以“行”为主的工业经济(需求)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工业技术的进步促进农业社会的发展,但是以工业为主(如果“食”的问题在工业经济时代大行其道的话,“行”也就没有其立足之地了),也就是此消彼涨的现象,工业经济时代的股市与工业经济紧密相连,决不会因为农业生产的平稳发展影响工业经济的股市(当然农业不能出大的问题),股市与实体经济发展一致。

三、商业价值时代以“住”为主来创造价值

解决了“行”的问题之后人们将“住”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而以价值创造为主的商业社会的出现,资产的价值发现和挖掘成为当今商业社会的主流思维模式,通过价值发现来寻找价值洼地,而不断地填平价值洼地是商业社会资产增值的必然规律,也是股票指数不断上涨的动力和源泉,而这种指数的上涨带来的资产性收入有利于带动工业、农业的发展,提升农民和工人的工资收入和薪酬收入,股票上涨使资产证券化的资本市场的价值洼地不断发现和填平,与实体经济既有联系又有极大差别,就像工业时代的发展不会因为农业发展趋缓而阻碍工业社会的发展,相反还能使人们更专注于工业发展一样,工业社会发展的趋缓更有利于人们集中精力分析价值,通过资产的证券化实现和衡量价值,促进商业价值社会的快速发展(如果工业社会发展迅猛反会给价值创造带来资金的分散和转移)。在商业社会,房产是典型的资产,它能够增值,不像满足人们“行”的汽车(工业社会的商品)很难带来增值(只能按需求增长带来的业绩衡量),通用汽车的破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汽车的需求减少)。人们为了创造“住”的(价值),集中于房产(“住”)的投资是一种必然的行为,只要人们判断以住为主的资产能够增值,即商业价值社会在发展,股票指数就上涨,不会因为以行为主的实体经济发展平稳而影响股票指数的上涨。因此,在商业社会,“衣食住行”中的“住”(代表的资产增值)影响股票指数,而与行(代表的商品需求)为主的实体经济没有多大联系,所以在商业社会股票指数上涨经常会与实体经济发展脱节(就象在工业社会,工业经济与农业生产发展脱节一样,只是人们现在还不习惯而已),股市是否有泡沫决定于以住为主的资产是否有增值空间(是否有价值),资产价格高估(脱离价值)产生泡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