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财经商业银行贷款科学哲学证券市场融资融券 |
分类: 商业价值 |
1.人们习惯认为商业银行是商品购买的信贷机构
伴随工业时代而出现的银行,主要支持购买商品。如:购买汽车、家电和第一套住房,去商业银行贷款者比比皆是。这些行为使得人们习惯认为:商业银行就是商品购买的信贷机构。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它还有支付中介职能、信用创造功能、金融服务职能和调节经济职能。
2.在商业银行贷款购买大量房产遭人批评
住房是一种典型的资产,在商业银行贷款购买第一套住房银行给予信贷支持毋容置疑,但二次购房者(仍然是购买资产)商业银行是否继续给其贷款呢?
不妨假设商业银行给二次购房者贷款,如此一来,购买者将会蜂拥而至,因为人们知道住房是资产,能够带来增值。但房屋的供给(土地的供给)是有限的,这就使得房价上涨,类似于炒房行为,最终会产生泡沫。泡沫破灭,房价下跌,而住房变现慢,使得商业银行放出的贷款成为呆坏账,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因此,二次购房贷款就会使部分人有机可趁(可以同时购买好几套房,真正需要住房的人更加买不起房子),不仅使房价非理性上涨,还会增加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出现泡沫)。所以,在商业银行贷款购买大量资产遭人批评。
3.资本市场上融资融券,是资产购买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在商业社会,商业银行应该给购买资产者(如首次购房者)信贷支持,但绝不能给二次购房者信贷支持。但住房作为一种资产,必须增值,又如何推动其增值呢?显然,还是要有人去购买资产(住房),才能使其增值,拉动商业社会的发展。要购买资产,第一次可以依赖商业银行,第二次就行不通了,那钱从何来?
在真正挣钱的商业时代,人们都会向有价值的地方集中,证券市场无疑是一棵摇钱树。
证券市场是能够带来增值的地方,但在证券市场上的人们比较理性。证券能够增值,证券的供给的无限性,人们以价值作为判断依据,不会使其猛涨至出现大量泡沫。并且证券变现容易,也避免了投资银行的风险。在证券市场上,有人赚也有人赔,在证券市场上赚钱的人再投资买房,不仅避免了房产泡沫的出现,还避免了商业银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