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商业时代的价值
(2009-06-04 11:29:27)
标签:
顾客关系方价值需求利益资产欲望动机商品服务网络 |
分类: 商业价值 |
“价值”概念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伦理学、美学、认识论以及其他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它在这些不同的知识领域中,具有不尽相同的含义。并且“价值”一词在不同的时代其含义也不尽相同,而我的博文多次出现“价值”一词,有点读者对此理解有所偏差,以致未能完全读懂博文的内涵。在此,本文对工业时代的价值和商业时代的价值作以区分。
1.工业时代的价值(实际上是以需求为主)
工业时代剧增的生产力,制造出成千上万的商品和服务,顾客根本无法消化。但是同时,消费者的需求还没有完全被满足。各式各样的创新让供需不同步,因此总是要等到消费者接触了新产品,供货商对顾客的喜好有更进一步掌握的时候,供需才会协调。实际现象是供应充裕,但需求上却遇到了顾客不足的窘境。所谓“顾客不足”就是指卖方太多买方太少。因而需求成了工业时代的核心问题。
企业为了创造持续的价值,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只有满足顾客潜在需求,甚至发掘顾客的新需求,生产更具个性化的产品,才能创造出顾客意想不到的新的质量品质;(2)为客户提供“物超所值”的魅力质量的服务水准;(3)创建具有魅力质量的顾客信息管理系统。显然,工业时代的价值是以需求为导向由需求引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商品、和服务的丰富多彩上。
2.商业时代的价值(真正意义上的价值)
在商业时代,经济学主要研究产出,管理学主要研究投入,只有营销学才是真正地研究价值。经济学定义了价值,但那是工业时代的价值或需求的价值,而商业时代的价值才是真正的价值,因此,价值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其定义也随之改变。
营销学领域的价值就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用公式表示:价值=产出/投入,它统一了经济学和管理学对价值的研究。产出就是得到的利益(溢利和互利),投入就是付出的成本(比较成本和相对成本)。营销中的价值概念将投入与产出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地揭示了价值的内涵。
在今天大规模的企业成长过程中,丰富的商品和服务,对于顾客来说,顾客如何判断它们成了最大的难题,因为有太多的无法消化的信息、缭乱的新产品。现在,几乎所有的领域的顾客都从原本听从商家建议的角色,快速的变成了难以理解且挑剔的消费者,他们会精确的告诉企业他们要什么,何时需要,而且打算用多少钱来支付。如果企业因为某种理由无法满足顾客,他们就会立即离去,寻找可以提供的其他企业,这些顾客都是以价值(不是以需求)为依据的购买行为。
某种产品,如果购买的人为了利益欲望购买,顾客就是为了满足需求的购买,顾客得到是需求角度的价值;如果从资产动机角度购买就是真正的创造价值。在商业时代,人们都以价值为根据去寻找价值的洼地或能够增值的资产(商业时代的资产相当于工业时代的利益),进行投资,即低买高卖(主要是投资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回到了价值的本来面目。
另外,在工业时代以需求研究为核心的经济学家十分红火,需求主要是经济学家拥有发言权。但到了现在的商业时代,经济学家说话开始不灵,以价值研究为核心的营销学家开始崭露头角。因而,商业时代的价值应由营销学家说了算。
综上所述,工业时代的价值和商业时代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四点不同:(1)价值内涵不同,前者是需求价值(即有利益的需求就有价值),后者是资产价值(即能够形成资产的价值);(2)顾客购买行为不同,前者主要是利益欲望购买,后者主要是资产动机购买;(3)体现的对象不同,工业时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商品(有形)、服务(无形)产品上,商业时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网络(虚拟)产品上;(4)研究主体不同,前者主要是经济学家研究,经济学家拥有对顾客利益需求购买的发言权,后者主要是营销学家研究,营销学家拥有对关系方资产价值购买的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