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符合商业价值社会的发展
(2009-06-02 16:22:18)
标签:
农业生产商业价值戏曲工业经济动漫电影 |
分类: 商业价值 |
2008年8月30日,我国动漫产业政策的出台为动漫行业的发展开启了一条阳光大道。据文化部网站消息,中国文化部日前出台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近年来国产动漫产品的数量大幅增长,质量有所提高,一批动漫企业和动漫品牌崭露头角,中国动漫“走出去”步伐加快。
大约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动漫开始广泛流行。后来不断出现专门绘画动漫的“工作室”,出版大量动漫画册,受到青少年以至更小的孩子们的喜爱。其实,“动漫”这个词以前没人听过。但这不是什么新东西,而是从日本传来,也名之为“漫画”或“卡通”的那种有点像连环漫画的连环故事画。这种画在西方国内早就存在,如著名的《花生米》和《大力水手》。
正是由于这一点,人们推测着在也许是更为翻天覆地的下个世纪的历史条件下,在另一个一百年中,动漫是消亡,变异还是继续发展?
一、戏曲引导着农业社会的供应方向
从戏曲历史上看,戏曲原本是出自民间的表演艺术,是有才华的艺人创造的。戏曲艺术形态,又是歌舞艺术与说唱艺术,向扮演人物演故事的高层次综合性艺术发展的结果,这种文化艺术的积累与提高,是离不开文化人的参与的,因为历代文化人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吸收外来文化的主角,是创造新的文化所不可缺少的生力军。而且先进文化人还体现着时代前进的社会思潮。元代文人与杂剧艺人的结合,造就了一代杂剧文学艺术的辉煌。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著名作家的作品,都从自身的社会生活体验,写出了有深刻时代感受,发后人深省的作品。
在农业社会时代,人们的需要很多,只要能提供供应满足需要即可,所以在那个时代戏曲占领着人们生活的主导地位。在农业社会时期,人们更重视体力劳动,更重视自身物质条件的实现,因此对关乎精神层面的娱乐生活并不以为然,故戏曲在实现人们需要的前提下就理所当然的成为农业社会时代的娱乐先锋。
二、电影引领工业社会的需求发展
电影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对于人类历史,一百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就其相对应的现代社会,可说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是飞跃式的,电影的变化更为奇速。拿最早拍摄的电影。不管是法国的《工厂的大门》、美国的《梅.欧文和约翰·顿斯的接吻》、德国的《柏林风光》,或是稍后的叙事片,如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鲍特的《火车大劫案》,与当代电影相比,不管是中国片还是外国片,尤其是当代好莱坞的那些所谓的“巨片”,如《星球大战》、《大白鲨》、《终结者》、《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都不可同日而语;后者拍摄的技术、技巧和方法,以及它们所蕴容的文化氛围和义理内涵,都大大超过了前者,超过了以往。
经历过农业社会时代的人们已经实现自身最基本的需要,简单和通俗的戏曲娱乐已不能够实现人们的需求,工业经济时代已从曾经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因此人们开始注重自身需求的实现,而以需求为主导的电影便成为人们娱乐生活的主心骨。发展至工业社会时代戏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电影的出现正好作为戏曲的替代品实现了人们的需求,从而成为引领工业社会娱乐发展的领头羊。
三、动漫符合商业社会的价值导向
“动漫”一词在1998年以前并没有出现统一的概念,两者是分立而互有联系。此词的出现和推广,源于在98年全中国第一家首先拔地而起的动漫资讯杂志《动漫时代(ANIME COMIC TIME)》,因此“动漫”一词才得以出现并慢慢深入人心成为全中国动漫迷常用的词汇和动画与漫画的总称。动漫是通过制作,使一些有或无生命的东西拟人化、夸张化,赋予其人类的一切感情、动作。或将架空的场景加以绘制,使其真实化。在日本漫画中也有将生活场景片段绘出的漫画。这也算是艺术的表达的形式。就像文字用小说表达,而图片用绘画表达是很相似的。
金融危机的爆发意味着商业价值时代的到来,人们从注重自身的需求转化为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所有的商品、服务和网络必须以顾客价值为导向,实现顾客的价值。动漫不同于戏曲和电影,它实现的是顾客的价值,而不仅仅满足于顾客的需求,这也就决定了动漫的出现实现了商业价值时代的价值主题。因此,动漫作为商业价值时代的娱乐项目之一,在戏曲和电影共存的同时却最符合商业价值时代,实现顾客的价值,从而成为商业价值时代的发展代表。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商业社会之间的逐渐转变导致戏曲、电影和动漫的逐渐演变和产生,戏曲、电影和动漫的出现均具有他们自身的时代性,戏曲的出现正因为保障了农业社会的供应,电影的出现则是满足工业社会的需求,而动漫的出现正是符合了商业价值社会的价值创造,因此动漫即将成为商业社会时代的娱乐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