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移动业务:美国三家主要运营商的报告显示,AT&T季度收入达到308.7亿元,净利润达到37.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幅达到30%。移动业务收入在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达到15.8%,新增加用户130万;特别是包括短信在内的数据业务收入同比增加更是达到52%。Verizon季度收入达到241.2亿元,净利润为18.8亿元,利润增幅为11.9%。移动业务新增150万用户。而Sprint季度收入仅为90.6亿元,同比下降11%。移动业务收入同比也下降了11%,移动业务收入仅完成70亿元,合同用户出现较为严重的流失。从三家运营商的运营看,移动业务对稳定业务收入的整体水平功不可没,但是只有移动业务是远远不够的。在目前业务运营环境下,一个公司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公司的运营能力的提升。只有移动业务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一个运营商认为有了移动牌照,可以全业务运营就觉得可以蹋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样会出现新的危机。而这种心态,在目前看来仍然很有市场。运营商不下决心解决战略和运营能力问题,现在看是很可怕的事情。
2、合同用户:中国的运营商在发展用户的时候是都签署“入网协议”的,但是从运营的角度看,这个入网协议对用户的约束力实在是小,用户也没有足够明确的合同意识。合同用户特别是长期合同用户恰恰要解决的不是入网问题,而是客户在网问题,通过签署业务合同,将合同意识明确地传递给客户。客户管理上,我们延续了历史上的惯例,重视入网管理,忽视客户在网管理,用户离网管理除了设置控制门槛更缺乏起码的管理。重视用户合同的签定,除了重点客户和集团客户继续加强以外,要继续扩大公众客户的合同意识,稳定地发展合同用户,特别是长期合同用户,这是保证运营收入持续发展和可预测的重要保证。几家运营商都将长期合同用户的增长水平做为重要的运营指标倍加重视。比如,AT&T第二季度新增130万移动用户中,长期合同用户达到89万。Verizon第二季度新增的150万移动用户则全部签定了长期合同。合同用户可以度量,对公司带来的业务收入预期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应成为运营商提高收入管理水平的一项措施加以改善。
3、离网率:离网问题不独困扰国内的运营商,Sprint也一样感到郁闷。Sprint在第二季度用户流失总量达到90.1万户,也预示这公司运营将进一步恶化。另人费解的是,这个公司在改善用户流失方面采取的措施却是成本削减、关闭零售店面、裁减营销人员、整合办公地点这些改善财务指标的措施。而这些措施只能改善短期指标,而对于提高运营质量却难于产生效果。Verizon的离网率则达到了1.1%的业内低点。在客户管理上,Verizon显然技高一筹。
4、IPTV:第二季度AT&T的U-Verse新增用户17万,用户总数达到54.9万,Verizon的FiOS电视用户第二季度新增17.6万户。发展势头相当。大力IPTV业务成为运营商抵消固网业务流失,改善业务收入的重要措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