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理培训有感

(2008-08-22 13:30:04)
标签:

管理

华为公司

凝聚力

心智模式

传播效果

电信

杂谈

分类: 杂谈
    前不久,公司组织进行了一次管理培训和拓展训练活动,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内容非常丰富:既有与国内两大设备制造商的技术交流,也有国内一流大学教授的精彩讲座;既有室内互动讲座,也有户外拓展训练。通过一次次对思想、情绪、体力极限的挑战,实现了自我的重大突破,提高和强化了自己的认知;通过参加不同的团队活动,弥补了日常工作中感情交流不够的缺憾,加强了了解,增进了感情。这些都是平时难以得到的美好体验,记录下来,与大家共享,也算对点滴收获的积累。
    一、团队价值高于一切
    我们这些来自不同岗位的同志,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融为一个紧密的团队,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家都愿意为实现这个临时团队的最大价值而努力。
    团队价值高于一切,为团队利益牺牲自我,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认识。建立统一的团队价值观,体验在统一价值观下的行为方式,正是培训的目的之一。从开始建立学习小组,确定我们的名字,提出我们的口号,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参与,为实现小组目标而努力着。作为临时学习小组的组长,我觉得之所以能最后夺得第一,关键就在于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成为了核心竞争力,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成为了沸点前的那最重要的一度,我们没有放弃任何一次成功的机会。
    团队价值高于一切,还体现在每个队员都十分珍惜和爱护团队荣誉,以及在短暂的组织中增进的那份感情。学习结束后我们都在自己团队的大纸上签名留念,和我们的小组名称、口号一起成为了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见证。
    二、从技术领先战略到市场领先战略的嬗变
    “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同样,是技术领先战略还是市场领先战略,这同样是一个问题。华为每年都将销售额的10%投入研发,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并且在交换机、接入网、智能网、光网络等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研发费用浪费比例和产品开发周期仍然是业界最佳水平的两倍以上,这导致华为销售额虽然连年增长,但是产品的毛利率却逐年下降。为此,华为公司花费巨资引进了IPD,希望通过变革产品研发模式、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以降低费用,提升产品质量,最终提高产品赢利能力。IPD是一种理念和方法,它强调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作为产品开发的驱动力。尤其重要的是,IPD将产品开发作为一项投资来管理,在产品开发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从商业的角度而不只是从技术的角度来进行评估。为保障战略的实施,华为选择了业务流程优化(BPI),而非业务流程再造(BPR)。
    追求超越,但不是太急。
    我们需要更多关心的是客户需要什么,而不是我们能为客户提供什么。
    三、专注———凝聚力和自豪感的源泉
    整个培训过程中,多次提到“专注”。是否专注,决定了团队的成败。我们几个小组都做了报数游戏,虽然很简单,但是要很快通过却不容易,其中关键就是是否“专注”。每一个小组成员既要清晰、及时地报出自己的数,又要集中精力,保证报数准确。每个人都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对小组成败都至关重要。每个人都会受到来自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干扰,关键时刻,哪怕是一闪念的差失都会造成团队整体目标的失败,甚至在最后时刻功亏一篑。
    专注也是团队产生凝聚力和自豪感的源泉。仅仅确立了团队目标并不能产生凝聚力,只有所有团队成员都专注于目标,并为目标而努力才能真正产生凝聚力。承认团队目标,承认团队的价值观,共同奉献,为团队的一点点进步和成绩击手相贺,为身处这个集体而自豪和兴奋。就像华为公司所倡导的团队协作精神一样,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这些都体现了专注于团队目标所带来的集体凝聚力和自豪感。团队精神所形成的凝聚力和自豪感,最终体现为强大的战斗力。就其本质而言,是团队价值观的普遍认同。
    四、鼓励做实
    做实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和追求的目标。就像华为公司写进《华为基本法》的“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就是从指导思想上明确地告知员工什么是正确的做事和做实的原则。改进身边的事,改进、改进、再改进。我们以前所倡导的“五小活动”,其实也是改进身边事的一种形式,只是我们在执行的时候容易出现更多的大建议。出现大建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现太多的大建议,这样就会对公司既定战略目标的传播形成干扰,而且也传播着与“做实”不同的文化理念。因此,华为又提出“创造价值不创造思想”,每一个人都集中精力于为实现战略目标创造价值,而不是新的思想。在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或困难时刻,我们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评论员”,但通常都是从批评的角度,却甚少建设性意见或建议,这也是与“做实”相左的表现。一言以蔽之,我们还是要倡导少谈看法,多想办法。
   五、品牌就是市场细分
    培训中老师讲到,顾客就是阵地,就在消费者头脑里,传播的就是品牌。
    培训途中,随身带了一份《通信世界报》、一本《IT经理世界》,恰巧其中都刊发了关于品牌的文章。前者事关移动品牌建设,后者介绍了著名化妆品牌欧莱雅构筑品牌城堡的经验。两个案例都说明:品牌是建立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的,目标也是对客户形成区隔,以达到最佳的品牌传播效果和销售目的。品牌是需要不断细分的,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市场潜力。欧莱雅拥有500多个品牌8万多种产品,各品牌都被精确定位,目标消费者很少重合。因为,市场区隔越清晰、明确,品牌的传播效果越好,同样,销售业绩也就越好。究其根本,品牌战略是基于市场、客户,还是基于企业自身和产品,这是大相径庭的战略。这也正是为什么奔驰公司在知道宝马进入中国市场后,说出“宝马和我们不是竞争对手”的原因。
    六、困难就是机会
    通过各种方式,培训着力强化这一理念———“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面对困难,做何选择,实际上是我们经常碰到的问题。应该如《第五项修炼》中所讲的那样,牢记内心的终极目标,超越自我,不言放弃。
    培训中有一个思考题,“积极思考与阿Q精神的不同”。我们小组讨论后归纳了三点:一是态度不同,一为积极的态度,一为消极的态度;二是目的不同,一为自我超越,一为自我解脱;三是表现不同,一为实现目标想方设法,有具体行动,历尽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一为沉浸在主观臆想之中,或消沉、散漫,或亢奋、无主,只要稍微再有挫折即一蹶不振。
    学习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每个人的心智模式和行为习惯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用大家的话说叫“洗脑”。改变心智模式,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在建立企业新的文化模式的同时,每一个人都培养出良好的职业文化素养,在实现企业战略中,每一分子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学习的根本目的,我们也必将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胜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