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发现彤同的脾气很大,这一点尤其是表现在吃上面,我这个人脾气就不太好,很急燥,会不会随我呢,还是这么大的孩子都会有这么个时期呀
,不过我可不是见了吃的急呀.彤同现在主要表现在吃上面比较急.
有一次我给彤同冲奶,一边冲一边和她说:"妈妈冲奶给你喝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这一说她就着急了,因为水比较热,我又给她去凉水,用的时间比较长,我冲好以后把奶瓶给她,没想到,她嗖的一下把我手里的奶瓶给打掉了,又表现出很烦燥的样子,我以为她不想喝呢,奶奶说:"她这是着急呀",我就又把奶瓶捡给她,果然她没有再打翻,捧着奶瓶就咕咚咕咚喝起来了呢.这是我头一次发现彤同的倔脾气.
还有一次是这个周末在姥姥家里,姥爷做的饺瓜饼和茄子饼刚出锅还很热,我凉了一小块先拿给她吃,她可能吃着比较对胃口就很着急,自己就动手拿起一块了,她爸爸因为怕烫着她,就给她抢了回去想给她吹吹凉,这可不得了,又是哭又是跺脚的,急的吗?怎么就急成这个样子了.妈妈可不希望你这样急脾气呀.
不知道彤同的这两个表现是脾气大还是急嘴呢?不过彤同在别的方面也有表现坏脾气的时候,有一次姥姥带她在外面玩,回来说:彤同在外面看见别的小朋友拿着的玩具,就想要,人家不给她,她先是用手指着"恩恩"的要了两三遍,人家还是不睬她,她就急的哇哇的哭起来.这孩子也太要强了吧.
我还是来网上查查看,这是我们教育的问题还是这么大的孩子应该有这种表现,"一般宝宝在一岁到一岁半之间都会脾气比较大,这是因为宝宝从一岁开始有了自己的意识,也就是说知道了“我”的存在,但是宝宝无论是从语言能力、行动能力上都跟不上这个“我”的意识,所以会急躁,有的宝宝发育好,10个月时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可他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脚不会走路,手不能灵活地运用,挫折多多,心儿烦烦,于是脾气就大大了。我们要理解宝宝。这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要过的一关,所以父母在这个阶段要对宝宝有耐心,要陪他自然度过这个阶段."看来我应该以自然的平常心态看待彤同的这个表现了。
另外,大人也不要老在家里大声说话,喧哗吵闹,宝宝是会学样的。妈妈说话轻声慢语,宝宝说话也不会粗声大气,又叫又喊.
当宝宝首次出现无理行为时,爸爸妈妈就不应妥协,更不要一出现问题就用买玩具或买吃的东西,小皇帝就是这样宠出来的。宝宝从无知到有知,到完全认识,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爸爸妈妈应该保持一种明理是非的态度去教育,让宝宝逐渐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哪些事情必须由家长来决定,哪些事情可以由自己决定,哪些事情可以和家长共同协商决定。当宝宝无理取闹时,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适当强制性地让他休息片刻、换种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给予一个轻柔的暗示、暂时的冷落,可能会产生效果。久而久之,宝宝就知道发脾气的方法没有效果了,就会停止用该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在爸爸妈妈的耐心教导下,再慢慢地学会自我控制情绪。这样看来我得好好学习了.
另外:还有这么一段
儿童脾气暴躁可能与饮食有关
最新研究证明,儿童情绪不稳与饮食有关,一些儿童脾气暴躁可能祸在饮食。具体原因是:
1.饮食中含钙量少
钙有抑制脑神经兴奋的作用,脑神经有充足的钙容易保持情绪稳定,缺钙则会情绪不安,易激怒、周身无力。彤同应该不是缺钙,我们很注意这个的.
2.饮食糖分过量
食甜点、饮料,会使体内血糖升高,为了降低血糖,胰脏必须分泌大量胰岛素,引起副肾素分泌过剩,从而引起烦躁、发怒、情绪不稳。我们几乎不给彤同吃零食,饼干都很少吃,饮料就更没喝过了.
3.B族维生素缺乏
糖分摄入过多,要变成热量,必须消耗B族维生素。如果饮食B族维生素缺乏,就会造成精神亢奋,情绪失控。没给她吃过糖更不要说过量了.
4.维生素C缺乏
精神经常紧张要消耗维生素C,饮食中如维生素C不足,脑神经机能就会降低,也会造成情绪不稳。我的宝宝不可能精神经常紧张吧,而且我很注意给她吃水果和蔬菜.我相信不会缺维生素C
从以上这些资料看来,彤同的脾气应该不是饮食方面的问题,而是她自我意思的增强吧.看来在孩子行为的调控过程中,我们始终需要保持耐心、信心、恒心与一致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