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同最近很粘人,这种情况曾在八九个月时出现过,那时候主要是粘妈妈,但那时我主要把她的这种表现归结为认生,不肯接触除了爸妈以外的人,后来这种情况有所好转,现在彤同十四个多月,又开始粘爸爸,当然如果爸爸不在,就会粘妈妈,妈妈退居第二位了,哈.刚刚从别的妈妈博客里看到说宝宝会"分离焦虑",我觉得我家彤同现在可能就是进入了"分离焦虑"期.
焦虑表现一:这是最触动我内心的表现,每晚和彤爸回家看彤宝,以前她的表现是爱来来爱走走,似乎我们的来去与她没有什么关系,虽然对她的这种表现,我曾有一些失落,但更多的是庆幸,这样省去了我们心里的难过,可是最近情况却发生180度的转弯,我们回家,彤同会紧紧抱住我们,确切的说是抱住爸爸,用分秒不能离开来爸爸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只要爸爸稍微离开她的视线,她就要哼哼叽叽的,前天晚上我们都在吃饭,彤爸吃完后去卫生间给彤同放热水洗澡,本来彤同吃的好好的,突然发现爸爸不在了,哭的是"嗷嗷"的.最让我不能忍受的是每天晚上的分别,现在每晚只要吃完饭,彤同对我和她爸爸的离开似乎就有些预感,而且我们要走的时候跟她挥手说再见,她的眼神里满是依依不舍,也不肯和我们挥手,如果我们正抱着她要将她交给奶奶,她就会坚决地拒绝,昨天回家,奶奶的话更让我心痛,奶奶是这样说的:"你们昨晚走的时候,车都开出了很远,彤同还一直用手指着,眼泪流的哗哗的."听到这话我心里酸酸的,眼泪差点就出来了.
焦虑表现二:彤同平时都生活在奶奶家,每到周末,我休假,都会带她去姥姥家玩上一天,姥姥姥爷因为平时见不到彤同,我们每次去的时候,他们都对彤同表现的很亲热,都争抢着要带彤同出去玩,呵,以前彤同是很乐意跟着姥姥在外面玩的,可最近几周却发生的变化,姥姥一带她出门,只要我和她爸爸没有跟着,她就拼命的哭并用她的小手指着回家的方向,如果走远了,她辩别不了回家的方向就会用手乱指一气,不管用什么办法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一把她抱回家看到我们就什么事都没有了.还有一次晚上把她放在姥姥家睡觉,姥姥说:我们走后,她拼命的哭,并用手指着我们走的方向,虽然她不会说话,但那明显是要去找我们,姥爷就一直背着她一个多小时,她才睡着觉,夜里醒来一次,还坐起来向门外指.
我以前对彤同的这些表现并没有很在意,只当她这是粘人,可是今天到网上一查我觉得彤同这应该就是进入了"分离焦虑"期.对这个现象还真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转贴来几个帮宝宝克服分离焦虑的小妙招:
1让宝宝觉得安心才离开
在必须和宝宝分离的情况下,最好给宝宝一点适应的时间,建议父母先陪伴宝宝,直到他比较放松后再离开。当然,如果能预先让宝宝有心理准备就更好的,如果能早早建立起“预告”与“预先熟悉新事物”的习惯,就能让宝宝在未来的生活历程中更为顺利。
2记得和宝宝说“再见”
父母要记得在分开时与宝宝说“再见”,这对宝宝来说是很重要的承诺,也是对大人产生信心的基石。即使已经处在焦虑的分离情绪中,也要记得跟宝宝说“再见”,因为这是与宝宝建立信任的好机会,千万不要偷偷或强硬地与宝宝分开。
3慎选临时照顾者
如果父母要外出一段时间,务必要将宝宝托育给自己和宝宝都信任、都熟悉的临时照顾者,这对于减轻分离焦虑非常重要。
4带上喜欢的物品
有些宝宝独爱他自己的玩具,有些宝宝则更依恋自己的小被子。因此,在宝宝与父母短暂分离的时候,不妨让宝宝带着这些能为他带来安定、信任感的物品或玩具,可让宝宝舒服许多。
5预告回来的时间
父母应该将自己的时间安排说给宝宝听,让宝宝了解父母亲还会再回到他的身边。
6尽可能遵守承诺
父母要尽可能遵守自己对宝宝的承诺,即使真的无法施行,也应该及时让宝宝了解自己的状况,以免加重宝宝的分离焦虑。
7阅读教育
平时可和宝宝一起阅读与分离焦虑有关的故事,让宝宝在阅读过程中增进对分离的了解和处理方式。
8玩躲猫猫游戏
对于年龄较大、已经学习行走的宝宝,父母可和他玩躲猫猫或藏东西的游戏,有助于让宝宝建立物体恒存的概念,明白东西不见了还可以找到、父母离开还会再回来。
9玩闹钟游戏
运用游戏让宝宝适应分离,可以用闹钟计时,从1分钟开始,慢慢拉长与宝宝分开的时间,让宝宝逐渐适应分离的情境。
亲子首页推荐(截屏留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