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佛音(477)------辉县镇国塔

2024-11-07 22:53:34
标签: 佛学 旅游

                            神州佛音(477)------辉县镇国塔

       镇国塔,位于新乡卫辉市城外东南隅,原建造在明代寺院灵应寺中,又名灵应塔,为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卫辉知府周思宸所建。据传此塔所在位置为中国版图雄鸡的心脏,为一处风水宝地,故该塔又称护国灵应塔。据清乾隆《汲县志》记载: “镇国塔在城外东南隅,近千佛寺,为汲之文星。”今寺早已不存,唯塔巍然屹立。

       镇国塔为七层六角楼阁式砖塔,高约34.5米,底层直径约8.7米,由下向上逐渐收缩成锥状形,高度均匀递减,高耸挺拔。

       塔身通体由长42厘米、宽19厘米、厚9厘米的青砖垒砌,每层设檐三层,檐下有砖雕仿木结构的额枋、斗拱等装饰,并砌出线条柔和的腰檐。每层六角均悬挂有风铃,每层有望窗、塔心室,望窗不仅能看到外部还能增加塔内采光,塔心室内设有佛龛共21个。望窗和塔心室之间是一人宽的螺旋向上的塔道,从第一层塔门入室,沿踏道盘旋而上102个台阶,便到达第七层。第七层塔内顶部,呈叠涩攒尖顶状,外观颇似穹庐。塔顶内部砌有八卦图,中部有柏木刹杆,顶部用孔雀蓝色琉璃筒板瓦覆盖,现仅存少量板瓦和完整垂兽一个。

       每层南北各辟一券门,一层门楣上镶嵌有石碣一方,正北面石碣上书"护国保民",正南面石碣上书"灵应塔",均为篆刻,上款为"卫辉知府周思宸",下款为"大明万历十三年"。

       镇国塔塔体每面重量、刚度均匀对称,不易受水浸泡,且塔的券门内外、环廊、台阶皆置木骨连接,加强了壁体内外的整体性,形成了强有力的抗震体系。塔体砌砖间使用糯米浆浇筑,内嵌以铁片衔接,黏结牢固。整体由内至外结构衔接搭配合理,砖雕斗拱磨制细腻,展现了高超的建造技艺。此外,塔内外使用拱券、穹顶技术及石质台阶,使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数百年来久经风雨剥蚀,地震摇撼,除顶部、腰檐部有所损坏外,仍不倾不斜、巍然屹立。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