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佛音(472)----亚丁三怙主神山
亚丁,藏语意为"向阳之地",又名念青贡嘎日松贡布,“贡嘎”意为“洁白的雪山”,“贡布”意为”怙主”,是密宗中主要的神祗。亚丁全意为“终年积雪不化的三座护法神山圣地”。亚丁景区属于高山峡谷类风景区,海拔从2900米的贡嘎河口到6032米的仙乃日峰,幅员面积1344平方公里,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高山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
1928年,美国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从云南经四川的凉山州来到稻城三神山脚下,回国后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撰文并刊登所摄照片,将亚丁介绍给了全世界。洛克在他所撰写的《发现梦中的香格里拉》中对初见东峰夏诺多吉时描述道:“夜幕降临我们的高山营地,我坐在帐篷前,面对着被贡嘎岭的藏族人称为夏诺多吉的伟大山峰。这时,云散开了,‘雷电者’露出真容。那是一座削去了尖顶的金字塔形状的山峰,他的两翼伸展着宽阔的山脊,像一双巨形无比的蝙蝠翅膀。”
希尔顿创作的《消失的地平线》中的香格里拉喇嘛寺的原型,也起源于冲古寺。洛克把在冲古寺的所见所闻所想,书写成系列文章,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后,为希尔顿创作《消失的地平线》带来了巨大的灵感,“这个全新的世界就藏在蓝月谷里,又一次文艺复兴将奇迹般在这里萌芽”。
1995
年,著名风光摄影家吕玲珑来到稻城拍摄,随后出版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稻城》,成为第一位用彩色照片将稻城亚丁介绍给世界的人,自此拉开了“稻城亚丁”的全球化,使得这一秘境再次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亚丁,被誉为“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2016年,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而让她又一次声名远播。电影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一定要和最心爱的人,一起去稻城,在稻城冰雪融化的早晨,在布满星辰斑斓的黄昏。”
亚丁自然保护区的主体部分是三座呈“品”字形排列的雪峰,北峰仙乃日,南峰央迈勇,东峰夏诺多吉。这三座雪山佛名“三怙主”雪山,在世界佛教二十四圣地中排名第十一位。
据《三怙主雪山志》记载:法王噶玛巴曾称赞此地:二十四圣地两大神圣之地,一切之主是三座怙主雪山;三座怙主雪山圣地,地神勇士们护守着。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大师为三座雪峰开光,并以佛教中三怙主:观音(仙乃日)、文殊(央迈勇)和金刚手(夏诺多吉)命名加持,因此称为三怙主雪山,贡嘎日松贡布从此蜚声藏区。莲花生大师也曾有诗赞曰:“嶙嶙怙主雪山如坛城,无数宝物建无量宫。圣洁莲花日月法座,空行母护法神守。”
三怙主是密宗极重要的三位本尊,分别是诸佛之悲心化相观音,诸佛之智慧化相文殊,诸佛之力量化相金刚,大悲、大智、大雄力即佛法,代表身语意三密的总和。而亚丁“三怙主雪山”也就成为藏传佛教中“慈悲”、“智慧”与“力量”完美结合的神山,拥有无上崇高的宗教地位和神圣影响。
藏区八大神山中就流传有马年转冈仁波齐,羊年转卡瓦格博,鸡年转三怙主之说。藏传佛教认为,世间众生敬奉朝拜三怙主雪山,能实现今生来世之事业。转一次相当于念一亿嘛呢的功德,转15次神山脚下的冲古寺相当于念一亿嘛呢的功德。
从山脚下的“香格里拉镇”出发,经过海拔4760米的神山北门牛郎神山,翻过牛郎山口后先到达亚丁村的拜峰台。举目远望,两座另人震撼的雪峰拔地而起,一边是北峰,形如巨大白色法座的仙乃日;一边是东峰,形如金字塔或巨大蝙蝠翅膀的夏诺多吉;中间是延申而去的贡嘎银沟,如一条白色的丝带。
东峰夏诺多吉
北峰仙乃日
亚丁村
从亚丁村穿越而过,一路到达徒步的起始点龙同坝。前行数里,到达一座巨大的玛尼堆,活佛灵塔。相传让降·根秋加措活佛为弘扬佛法到此修炼时,受仙乃日圣山托梦修建寺庙。因建寺触怒五行神,致使当地百姓患上疾病,让降活佛转病痛于己身染疾而终。他让信众把他的真身舍利头朝下脚朝上掩埋,疾病于是消失。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让降活佛而堆砌这座灵塔,让后世都记住他的功德。隔岸便可望见远处林中金碧辉煌的格鲁派寺庙贡嘎冲古寺,冲古寺藏语意为“填湖造寺”,为贡嘎朗吉岭寺的子寺。相传让降根秋加措活佛受仙乃日圣山(观世音菩萨)托梦修建寺庙。让降活佛唤来神鸦,让神鸦含着佛珠盘旋,其落珠之地便是建寺之址。神鸦三天三度落珠于仙乃日神山脚下同一汪湖水中,于是便在此填湖造寺。1928年,探险家、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来到亚丁,就居住在冲古寺。冲古寺背后就是“北峰”仙乃日,海拔6032米,代表慈悲的观世音菩萨。从北壁看宛如巨大的莲花法座,顶部近似水平,法座前左右两侧各有两座山峰,一为绿度母,一为白度母。雪峰下有一个纺锤状安然卧于山中的高山湖泊卓玛拉错,又名“珍珠海”、“度母海”,传说是仙乃日左边白度母的魂湖。
来自网页
从冲古寺前行,经过圣水湖,圣水湖对面山崖上有有名的”圣水门“,酷似藏式大门的岩石。据说是通往“香巴拉”王国的大门。相传,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都会从门中喷出乳白色圣水,若能饮得此圣水便可祛除百病,长命百岁。远眺山谷尽头,就是棱角分明,线条如刀脊,酷似金字塔形状的东峰夏诺多吉,洛克将其形容为展开巨翅的蝙蝠,形象的比喻为希腊神话中的雷神。东峰海拔5958米,代表力量的金刚手菩萨。夏诺多吉左侧是布鲁财神峰,山体呈灰绿色,也称财神山;右侧为马头金刚,群峰拱卫,别具气势。
圣水湖
圣水门
东峰夏诺多吉,前为经书峰
从龙同坝算起,经10公里,到达洛绒牛场。此地是宽阔的草场,是“三怙主”圣山之心,这里可以同时朝拜三座圣山,也是经过修整,前往贡嘎措、牛奶湖和五色海的必经之路,来回3-4个小时。洛绒牛场也是当年洛克先生宿营处。在此回首可以远眺十六尊者,十六尊者是典型的丹霞地貌,矗立于山间的十六个大小不同的自然形成的石像,形似“十六尊者”化身,十六尊者拜向“南峰”央迈勇文殊菩萨峰。
十六罗汉峰
仙乃日神山背后的童子拜观音
莲花座上的坐佛
左侧为布鲁财神峰
央迈勇,海拔5958米,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萨而得名,被约瑟夫·洛克誉为“世界上最美的雪山”而登上美国和我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封面。雪峰的角峰呈圆锥形,东坡陡峭,西坡和缓,使雪峰看上去略呈弧形。东坡与夏诺多吉雪峰相连,西坡延至仙乃日之间的鞍部。雪峰巍峨奇美,直上蔚蓝苍穹,如菩萨手中之利剑,又如金字塔坐落在青狮背上与天地共享世间安乐。
站在洛绒牛场,高山杜鹃盛开,飞瀑流水,草甸茵茵,朝拜三怙主神山,这里“属众生供奉朝神积德之善地”,恰似坛城在度化世俗的心灵。
山崖上天然形成的种子字
神州佛音(472)----亚丁三怙主神山
神州佛音(472)----亚丁三怙主神山
亚丁,藏语意为"向阳之地",又名念青贡嘎日松贡布,“贡嘎”意为“洁白的雪山”,“贡布”意为”怙主”,是密宗中主要的神祗。亚丁全意为“终年积雪不化的三座护法神山圣地”。亚丁景区属于高山峡谷类风景区,海拔从2900米的贡嘎河口到6032米的仙乃日峰,幅员面积1344平方公里,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高山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
1928年,美国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从云南经四川的凉山州来到稻城三神山脚下,回国后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撰文并刊登所摄照片,将亚丁介绍给了全世界。洛克在他所撰写的《发现梦中的香格里拉》中对初见东峰夏诺多吉时描述道:“夜幕降临我们的高山营地,我坐在帐篷前,面对着被贡嘎岭的藏族人称为夏诺多吉的伟大山峰。这时,云散开了,‘雷电者’露出真容。那是一座削去了尖顶的金字塔形状的山峰,他的两翼伸展着宽阔的山脊,像一双巨形无比的蝙蝠翅膀。”
希尔顿创作的《消失的地平线》中的香格里拉喇嘛寺的原型,也起源于冲古寺。洛克把在冲古寺的所见所闻所想,书写成系列文章,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后,为希尔顿创作《消失的地平线》带来了巨大的灵感,“这个全新的世界就藏在蓝月谷里,又一次文艺复兴将奇迹般在这里萌芽”。
1995 年,著名风光摄影家吕玲珑来到稻城拍摄,随后出版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稻城》,成为第一位用彩色照片将稻城亚丁介绍给世界的人,自此拉开了“稻城亚丁”的全球化,使得这一秘境再次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亚丁,被誉为“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2016年,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而让她又一次声名远播。电影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一定要和最心爱的人,一起去稻城,在稻城冰雪融化的早晨,在布满星辰斑斓的黄昏。”
亚丁自然保护区的主体部分是三座呈“品”字形排列的雪峰,北峰仙乃日,南峰央迈勇,东峰夏诺多吉。这三座雪山佛名“三怙主”雪山,在世界佛教二十四圣地中排名第十一位。 据《三怙主雪山志》记载:法王噶玛巴曾称赞此地:二十四圣地两大神圣之地,一切之主是三座怙主雪山;三座怙主雪山圣地,地神勇士们护守着。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大师为三座雪峰开光,并以佛教中三怙主:观音(仙乃日)、文殊(央迈勇)和金刚手(夏诺多吉)命名加持,因此称为三怙主雪山,贡嘎日松贡布从此蜚声藏区。莲花生大师也曾有诗赞曰:“嶙嶙怙主雪山如坛城,无数宝物建无量宫。圣洁莲花日月法座,空行母护法神守。”
三怙主是密宗极重要的三位本尊,分别是诸佛之悲心化相观音,诸佛之智慧化相文殊,诸佛之力量化相金刚,大悲、大智、大雄力即佛法,代表身语意三密的总和。而亚丁“三怙主雪山”也就成为藏传佛教中“慈悲”、“智慧”与“力量”完美结合的神山,拥有无上崇高的宗教地位和神圣影响。 藏区八大神山中就流传有马年转冈仁波齐,羊年转卡瓦格博,鸡年转三怙主之说。藏传佛教认为,世间众生敬奉朝拜三怙主雪山,能实现今生来世之事业。转一次相当于念一亿嘛呢的功德,转15次神山脚下的冲古寺相当于念一亿嘛呢的功德。
从山脚下的“香格里拉镇”出发,经过海拔4760米的神山北门牛郎神山,翻过牛郎山口后先到达亚丁村的拜峰台。举目远望,两座另人震撼的雪峰拔地而起,一边是北峰,形如巨大白色法座的仙乃日;一边是东峰,形如金字塔或巨大蝙蝠翅膀的夏诺多吉;中间是延申而去的贡嘎银沟,如一条白色的丝带。
从亚丁村穿越而过,一路到达徒步的起始点龙同坝。前行数里,到达一座巨大的玛尼堆,活佛灵塔。相传让降·根秋加措活佛为弘扬佛法到此修炼时,受仙乃日圣山托梦修建寺庙。因建寺触怒五行神,致使当地百姓患上疾病,让降活佛转病痛于己身染疾而终。他让信众把他的真身舍利头朝下脚朝上掩埋,疾病于是消失。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让降活佛而堆砌这座灵塔,让后世都记住他的功德。隔岸便可望见远处林中金碧辉煌的格鲁派寺庙贡嘎冲古寺,冲古寺藏语意为“填湖造寺”,为贡嘎朗吉岭寺的子寺。相传让降根秋加措活佛受仙乃日圣山(观世音菩萨)托梦修建寺庙。让降活佛唤来神鸦,让神鸦含着佛珠盘旋,其落珠之地便是建寺之址。神鸦三天三度落珠于仙乃日神山脚下同一汪湖水中,于是便在此填湖造寺。1928年,探险家、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来到亚丁,就居住在冲古寺。冲古寺背后就是“北峰”仙乃日,海拔6032米,代表慈悲的观世音菩萨。从北壁看宛如巨大的莲花法座,顶部近似水平,法座前左右两侧各有两座山峰,一为绿度母,一为白度母。雪峰下有一个纺锤状安然卧于山中的高山湖泊卓玛拉错,又名“珍珠海”、“度母海”,传说是仙乃日左边白度母的魂湖。
从冲古寺前行,经过圣水湖,圣水湖对面山崖上有有名的”圣水门“,酷似藏式大门的岩石。据说是通往“香巴拉”王国的大门。相传,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都会从门中喷出乳白色圣水,若能饮得此圣水便可祛除百病,长命百岁。远眺山谷尽头,就是棱角分明,线条如刀脊,酷似金字塔形状的东峰夏诺多吉,洛克将其形容为展开巨翅的蝙蝠,形象的比喻为希腊神话中的雷神。东峰海拔5958米,代表力量的金刚手菩萨。夏诺多吉左侧是布鲁财神峰,山体呈灰绿色,也称财神山;右侧为马头金刚,群峰拱卫,别具气势。
从龙同坝算起,经10公里,到达洛绒牛场。此地是宽阔的草场,是“三怙主”圣山之心,这里可以同时朝拜三座圣山,也是经过修整,前往贡嘎措、牛奶湖和五色海的必经之路,来回3-4个小时。洛绒牛场也是当年洛克先生宿营处。在此回首可以远眺十六尊者,十六尊者是典型的丹霞地貌,矗立于山间的十六个大小不同的自然形成的石像,形似“十六尊者”化身,十六尊者拜向“南峰”央迈勇文殊菩萨峰。
央迈勇,海拔5958米,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萨而得名,被约瑟夫·洛克誉为“世界上最美的雪山”而登上美国和我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封面。雪峰的角峰呈圆锥形,东坡陡峭,西坡和缓,使雪峰看上去略呈弧形。东坡与夏诺多吉雪峰相连,西坡延至仙乃日之间的鞍部。雪峰巍峨奇美,直上蔚蓝苍穹,如菩萨手中之利剑,又如金字塔坐落在青狮背上与天地共享世间安乐。
站在洛绒牛场,高山杜鹃盛开,飞瀑流水,草甸茵茵,朝拜三怙主神山,这里“属众生供奉朝神积德之善地”,恰似坛城在度化世俗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