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烦恼
(2014-03-05 23:45:16)隐私烦恼
近来有点烦,不管你在开会还是你在国外度假,无时不刻的都会接到各种各样的电话:卖房的、教学的、推销的,反正每天不接听十多个莫名其妙的电话绝不能罢休,有的甚至都可以直呼你的名字。真不知道在当下作为个人还有什么隐私可言?
在上个月的一条媒体的一条新闻让我们吃惊:“2月10日,成都逮捕了涉嫌非法获取并倒卖20多万条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周飞和敬某。周飞非法获取了250多万条学生信息、55万多条楼盘户主信息、13万条车主信息。”我们无法想象这样的个人信息事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不容置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个人信息泄露事件中的受害者之一。
也就是在去年之前,我们一直以为个人的隐私在大社会中还是那么渺小。但在去年7月,当我们看到美国前情报人员斯诺登揭示了美国“棱镜计划”时,我们还才真正的意识到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下,个人隐私也许已经不再是秘密。斯诺登告诉世界这样一个可怕的事实:只要你买了美国的电子产品,包括电脑产品、电脑软件以及手机等,你就成为其中一个被监察的对象。美国国安局可以随时随地偷窥你,想看什么就看什么。这就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实施的“菱镜计划”,正是这个“菱镜计划”,它可以随时进入谷歌,脸书,苹果等平台,搜集万民通邮,通话以及网络活动的信息。
就在我们享受信息高速带来的便利时,我们注定要失去自己部分的隐私。就在我们使用手机的一些专业软件的时候,它都会提示你:它会访问到你的手机数据:通讯录、相片夹等,为了使用的方便,我们不得不按下同意的选择,负责你将无法使用。深谙其中奥秘的专家们不停地告诫我们:“在大数据时代,隐私空间之小,也许超出人们的想象”。他们甚至告诉我们:当某个手机用户只要曾出现在4个基站的服务区,利用大数据模型,研究者就能把他从百万用户中区分出来,识别他的身份,准确率为95%。同时只要通过分析一个人某段时间的GPS定位数据,就能知道他的性取向。也就是说:也许你精心隐瞒了家人几十年的秘密,一个手机软件就能出卖你。
当今的时代是个性得到释放的时代,人们总有自己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正是因为人们正处在信息的高速发达时期,人们的交友方式也非于传统的交友方式,这就造成了常有泄密的事件发生。在众多隐私泄密事件中最受到伤害的也莫过于女性了,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隐私相片还是个人文件、信件,都是在这样的信息时代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到伤害,在我看来与其防不胜防,不如不设防,那就是隐私越少越安全,阳光下的人们何惧有阴影?
所幸是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关于信息领域安全也是全国两会代表们的热议话题。全国政协委员、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提交了关于《加快个人信息安全领域法制建设》提案,这标志着越来越多的声音在呼吁把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提到立法的议事日程上来,我们期望看到人们能更加安全的使用高速的信息网络和日新月异的先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