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难以承载所有的梦想
(2013-09-16 23:19:44)
在国家发改委的一个关于小城镇改造调研报告显示:参加调查的12个省会城市,平均每个城市都要建成4.6个新城新区;144个地级城市,平均每个城市要建设1.5个新城新区。
我不知道这个调查报告中的标准是城镇化进程的需要?还是因为要扩投资、上盘子的被需要?早在1994年我参加建设部的全国房地产总经理研修班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拐点在哪里?中国属于增量型发展模式,发达国家属于存量型发展模式。但中国必有一个增量型向着存量型发展的拐点出现,这将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重大转折。什么时候会发生没人知道,仿佛也无法预测,因为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城镇化进程,它永远是一个强大的需求推手在指挥着市场的发展,各地政府也不遗余力的高举着这面旗帜造着一个又一个的新城。
早有专家在质疑当下究竟是土地的城镇化?还是人口的城镇化?但就目前国家公布的指标看来我国城镇化率似乎已经超过了50%,且不说这个指标和世界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单就这个数据上来讲我们不得不质疑其中的水分。其原因就是大量的农民工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城市当中来,还有更多的农村人口失去土地以后又没有享受城市人口的应有待遇,他们更没有能力购买商品房。
即便如此,各个城市仿佛早已做好了接受他们的准备,于是以城镇化率的名义,各地争相建立超大规模的新城,这也就难怪不少城市的新区都会出现“空城”、“鬼城”的现象。
上个月我在加拿大自驾8200公里的路程,历时十三天横跨加拿大的南北广袤大地,这次旅行给我的最大的感受是地大物博,人口稀少,越往北行驶越是荒无人烟,常常会使行驶几十公里甚至是上百公里才能见到一个小镇。我们曾去了一个非常知名的旅游小镇,查阅资料才发现这个小镇的人口还不到500人,在小镇的服务业中几乎很少见到年轻人,不难想象大多年轻人都会走到大城市去艰苦创业也不愿意留着这样的偏僻小镇里独守这份寂寞。在北美,人口城镇化早已达到90%以上,人口的流动转移一定是建立在公平就业的基础上,产业的集聚为提高就业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于是城镇化的提高也就顺理成章。
反观我国的城镇化的进程,真不知道是要解决的是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还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需求。在我们看来,城镇化绝不是为了多造房子、多修路而完成土地指标的转换,更不能因为地方政府为了做大GDP,做大虚高的招商引资而盲目的建设。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在透支着自己的未来财政,他们一边高举债务,一边大肆建设,一边还有守着空城的寂寞。说实话有时候真为地方政府捉急,真不知道这击鼓传花的游戏会砸到哪一任领导的头上。
城镇化一定不是一个筐子,它不能装下所有的梦想,城镇化需要房地产,但不仅仅只有房地产,它需要更多的产业支撑,如果有一天房地产的梦破灭了,千万不要拿城镇化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