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国际化梦想
(2013-05-31 09:41:18)
每一次出国总喜欢透过飞机舷窗鸟瞰这个城市的全貌,这仿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的习惯了。当你透过舷窗看到的那第一瞥的印象,一定会是最直接,最真实的印象,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变得依稀,也不够准确,但这个城市的最为真实的印象早已记忆在你的脑子里。透过舷窗,我喜欢去追逐城市的最高点;去寻找城市的心脏,去捕捉城市最为炫耀的繁华。
记得在八十年代初期,我们总爱偷偷地看那些国外的影视作品,其实不外是为了看那份我们不敢提及的爱情故事,还有里面让我们向往而又陌生的国际化城市。到了九十年代,我们终于可以走出国门,除了去看看那历史文明的传承和人文艺术的展现以外,也是为了亲眼看看我们梦里的国际化城市究竟是什么样。
其实也不是每一个城市都像纽约那样支撑着庞大身躯影响着世界经济命脉;也不是每一个城市的夜晚都像拉斯维加斯那样流光溢彩中纸醉金迷。我更喜欢像温哥华这样的城市,恬静地躺在北太平洋海边,守望者北美著名的海岸山脉,藏匿在森林、花丛和绿色的植被里。它既不失一个国际化城市的大气,又坚守着一份独有的孤傲,在这里即便没有摩天大楼,没有遮天蔽日的钢筋水泥森林,但它从来不影响温哥华这个城市在国际上的地位。它从不缺少各种赞誉,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驻留不舍,谁能说它不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
我们常常迷失在国际化城市的字眼里,我们翻阅词典,查阅资料,我们总是按自己的理解来诠释国际化城市的标准:高楼林立遮天蔽日、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城市车水马龙人头攒动、金融中心鳞次栉比恨天高、城市综合体如菜市般的遍地开花。我不知是不是国际化城市就意味着必须要用钢筋水泥的森林来堆砌?我也不知为什么我们总会忽略现代化城市软环境打造对一个城市魅力提升的重要性?
这些年来成都一直在摸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从最初要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再到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也许这还不是最终的发展目标,我们总是在摸索中一次次修正自己的目标,或者说这个目标只是一个词语的定义罢了,骨子里还是朝着所谓的国际化城市的方向行进着。
我们不妨了解所谓国际化城市应该具有哪些要素?它应该是在这个城市的规模、独特的城市内涵、无障碍的文化交流、公共服务体系、医疗服务设施、居住环境、教育资源的整合能力等等,这些要素的集合构成这个城市对区域经济拉动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聚集区域资源的整合能力。其实温哥华就是这样的典范,它绝不是一个所谓国际化城市的简单复制,而是有着自己的独特的魅力和灵魂,正是这种独特的魅力才使这个城市更具有活力和生机。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再仅仅是看重这个城市的高层建筑数量和拥有多少个城市综合体;如果有一天我们能让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尤其是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人们都不再感到陌生并享受和谐的生活环境,我想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国际化城市的灵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