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

(2010-05-10 17:06:30)
标签:

文化

     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

       ——走进世博中国馆之一

走进中国馆看到值得你感叹的很多,但马上想让你提笔写感受的莫过于那幅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那是一幅高6.3米,长130余米的景墙,不,用景墙还不能完全描绘它,因为它是一部影片,它是一幅真正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

当我刚刚走近它时,整个画面正是夜幕下的街市生活,你看到的是依然泛黄的画面上街头酒肆里灯光杯影、歌舞升平;院落里的人们围坐在昏暗的灯光下嬉笑作乐,其实真正引起我注意是整个画面突然放亮,原来刚才的浑浑噩噩是夜色下的街市生活,而现在看到的才是清晨的街市,当你细细地倾听背景音乐的哗哗水声,你真的看到了河边纤夫们拉着船索吆喝着号子,在拱桥上几个公子哥们不知是在追逐的看着河边捕鱼的渔民还是在看着浣衣的女子,最让你感到生动的是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半大的孩子走出自己的院落,一旁戏耍的孩子没有吸引住他,他站在大门口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无奈瞌睡依旧,他就在院落门口倒下继续睡了起来,正是这样一个个生动的人物把整个《清明上河图》动了起来,让我们看到一个完整的宋代街市生活的缩影,我想整个世博会想向我们传递很多信息,现代的,历史的,文明的,进步的,发展的……可能太多的信息让我们无法全部记忆,但这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让我过目不忘的场景。

我无法完全的理解设计者要向我们准确的传递一个什么样的信息,但我想也许就是要向世人展现古代中国城市规划布局格局,以还原艺术场景的方式再现人与自然和谐相生之美吧。带着对它的好奇我了解到这幅以多媒体的形式投射在大屏幕上的会动的《清明上河图》约是原图的30倍,整个活动画面将以4分钟为一个周期,展现城市的昼夜风景,其中白天出现人物691名,夜晚出现人物377名。创作团队保留了原作的原始风景和建筑。将原作上人物进行适当的去掉,根据原作的动作形态的分析,创作者让每一个人都动了起来,为了让每个人物的动作和不同人物间的关系都得到精心设计,听说这幅作品凝聚了70多位动漫设计师近两年的心血创意。

当我走出这幅画卷时,导游的工作人员用手示意我进到一个馆区,啊!那副真正的《清明上河图》就静静地躺在那里让我们去领略,是啊,历史就是历史,还是让它还原成珍奇的泛黄色原样,让我们继续去揣摩他们的生活原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