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蒲公英的花絮随风飞起——《南京!南京!》观后感

(2009-04-29 23:23:27)
标签:

杂谈

            蒲公英的花絮随风飞起

 

                        ——《南京! 南京!》观后感

 

    我知道要去观看《南京!南京!》需要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那是每一个中国人心里一块不愿意揭开的疤;因为那是一段注定要在八年后才能看到胜利的悲伤年代;因为那是一部注定看不到胜利旗帜飘扬的影片,但我还是去了。

 

    还原历史就意味着要再现惨烈的战争场面,在这一点上陆川应该是成功了,尽管我们在片子里看到了美片《决战中的较量》的很多相同场景:一个是南京保卫战,一个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同样是有着领袖雕塑的广场,广场周边同样是的断垣残壁。在断垣残壁之间同样是残酷的巷战;一个是要逃出南京城的人海大场面,一个是冲进斯大林格勒的渡江大场面。但作为中国年轻导演能以不多的投入拍出如此震撼的战争场面,也实为不易。

 

    还原历史就注定要再现那些屈辱的场面,在这一点上对于陆川同样是艰难的,从片中妓女高举的那双颤抖的手就足可以看见拍摄时陆川那颗颤抖的心。看这样的场面需要勇气,作为导演、演员、摄制人员拍这样的片子需要更大的勇气。

 

    还原历史就注定要再现那些残酷的杀戮场面,那时尽管你已手无寸铁;尽管你已举手投降,同样不能逃脱侵略者的刺刀和子弹。当看着刘烨死不瞑目的双眼,我想所有的人都想去帮他闭上双眼;当看这活埋现场那两颗头颅时,我不禁伸长了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在片中我不喜欢的场面是为战死的日本鬼子举幡招魂的场面,就应该让那些侵略者成为孤魂野鬼,永远找不到回家的路!我不明白为什么陆川在使用了大量战争、杀戮、强奸的写实场面时,又在片尾部分用了长时间展示同样近乎壮观的招魂场面,也许是导演想在片中反映战争双方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但作为作战双方的战士来讲人是平等的。虽我不太接受这样的拍摄手法,但让我心里平衡的是日本兵角川的自杀,让我们看到在日本军人中也有对战争的困惑不解,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活着比死了更难”,于是他带着困惑的绝望的眼神走了。我钦佩饰演角川的日本人,他本可以和这场战争无缘,但从接拍这部片子以后,注定让南京大屠杀的噩梦将压抑他一生,挥之不去!用他本人的话来讲,他只是想在片中表现人在战争中的真实心理,他做到了!

 

    整个片子中,唯一的欣慰就是在小豆子劫后余生后,微笑着把蒲公英花絮吹上并不灿烂的天空,向着明天跑去,去迎接八年后的胜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