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乎孩子心理与溺爱的区别

(2012-10-25 00:44:58)
标签:

杂谈

    喜欢我博文的读者大都认可我的家庭教育理念理念,觉得我顺乎孩子心理的教育方法会让孩子快乐、幸福。但是也心存疑惑,顺着孩子的心理来,注重更多满足孩子的要求,这和溺爱纵容有什么区别呢?是否也会造成孩子的自私任性、个人中心,不听管教,受不了批评和挫折呢?

      顺乎心理的育儿方法和溺爱看起来还真像顺乎孩子心理与溺爱的区别!这叫形似

      但是本质是不同的,这是神不似!顺乎孩子心理与溺爱的区别

    所谓溺爱是指庇护、过分爱护孩子,同时也妨碍孩子试图作出独立行动的任何努力。(百度百科)

      不过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溺爱这种方式在上一代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可能存在较多,但是在现在父母身上很少见到,因为大家都是在对小皇帝的批判声中长大,所以防止溺爱的意识很强(至少我长期咨询的上百个案例中,很少遇到因为父母溺爱而出问题的,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不恰当的严格)。现在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溺爱,而是过于严格、严厉。

一、关于独立自主

    我的育儿理念强调无条件积极关注,给孩子相对的自由、让孩子做主,这有助于孩子的独立自主,这一点与溺爱完全相反(溺爱是妨碍孩子试图作出独立行动的任何努力。)。倒是那些严格管教的方式,是真正约束孩子太多,不让孩子做主,妨碍孩子独立,以至于孩子不得不以逆反的形式来获得独立。从这个角度来看,严格管教==溺爱,这还真有讽刺意味啊!

二、过分爱护孩子

     我的教育方法在这一点上和溺爱形似,因为我也是倡导爱护孩子,顺乎孩子的心理,只是“不过分”而已。这看起来是宠爱孩子,不过我还真觉得孩子适当宠宠也无妨。参考何妨让孩子撒撒娇

     我选取了溺爱与我教育方法看起来形似的几大特征,咱们一一剖析,看看是否神似。

    1、对孩子的要求轻易满足

      这是溺爱的一大特征。孩子的要求有时的确有不合理之处,比如快餐、玩具、电视、电脑游戏方面无节制的要求。这些是需要适当限制的,完全满足就成了溺爱、纵容。但是很多家长为了避免溺爱,以自己的判断为准绳,觉得不合理的就坚决不满足。这里最大的问题是:孩子看似不合理的要求也有合理之处,所以我们的断然拒绝常常也是不合理的。参考   如何应对孩子的要求

    所以,我提倡适当满足,适当拒绝。这样的原则之下孩子的自控能力其实最好。但是我肯定会比一般的家长更多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因为我觉得大部分都是合理的,可以满足的。主要是在快餐、电视、电脑游戏等方面的要求有规矩,而且我的“规矩”制定和执行都有弹性

    如果孩子的要求既有合理性也有不合理性,理解了孩子之后,心情会平和,会试着好好和孩子商量,谈判,用这种方式去和孩子达成妥协:最终可能是孩子的意见,也可能是父母的主意,也可能是折中或者变通的方案。或者对孩子的要求先说好,再说不

     这样不是简单甚至粗暴地拒绝,这样孩子可能就会较愉快地接受节制。而断然拒绝的方式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我们自己也不喜欢别人这样对我们),自然可能引起孩子较强烈的情绪反应。

    如果孩子因为节制而不高兴、哭了,我提倡不要去教训他、对抗,而是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和平解决。为一个小事情而让孩子哭闹半个小时,很不值得。

     我自身及咨询的实践证明,这种合乎孩子心理、更多满足孩子的方式会使孩子更好商量,更懂事,更合作,而不是自私任性。相反故意不满足孩子,可能会使孩子变得倔强、爱生气、叛逆,因为孩子唯有如此才能引起父母注意,才能满足他的要求。

2、 特殊待遇

   溺爱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有很多人贴合体会让他像“小皇帝”一样。(百度百科)
    我的思想:我提倡给孩子尊重和平等,所以自然不会把孩子当做小皇帝了。不过,因为我们成人对很多事情看得较淡,比如生日蛋糕自己吃不吃觉得也无所谓,而孩子有蛋糕吃很高兴,所以,她喜欢的话,给她买也可以。因为孩子高兴,我们看着也很高兴啊。
    我咨询中,发现爸爸妈妈绝大部分都没有溺爱孩子的思想,反而怕宠坏了孩子。比如有个孩子晚上看书,妈妈给她端来盆热水泡脚,孩子感觉很享受的,也洋溢着亲情。但是妈妈问我这样是不是宠孩子了。其实正是因为以前妈妈对孩子要求过高,不肯满足、宠爱孩子,搞得孩子和她关系很不好,逆反得很。适当宠爱传递父母的爱,孩子反而懂事、合作;严格要求,不敢宠爱却可能造成逆反的孩子。

 3、 生活懒散

   溺爱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

    我的思想:我对孩子时间管理上有要求,但是执行时不是那样死板。而是有弹性,比较灵活,也不要求很有规律。比如睡觉,不是要求必须按时入睡,尽量顺其自然,困了再睡,不困不想睡也可以。参考按时入睡与顺其自然

时间安排有计划,但是执行时根据情况或者根据孩子的要求可以随时调整:参考晒晒我和孩子的一天——教育孩子要解…

    流行做法:很多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必须按时入睡,结果孩子不困还要睡下,在那里反来复去半天睡不着。很多父母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计划来学习,结果孩子突然涌现一个兴趣,比如想看书,也不能改变计划。这样让孩子觉得不舒服,实际在破坏兴趣、心情。

  4、 包办代替

  溺爱由于家长的溺爱,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我的思想:溺爱、什么都包办肯定不好,但是孩子的独立性,不用急小学前不干活、少干家务也没关系,三四岁偶尔喂喂吃也没关系,顺其自然就可以了。没有想上面说得那样严重。相反,如果总在这些事情上纠结,把亲子关系搞得紧张就没必要了。咨询中有的家长一定要孩子做家务,孩子不肯,搞得很不愉快,就不值得了。我回想自己小时候,也是懒得干家务的,宁肯去看书顺乎孩子心理与溺爱的区别(不知有多少孩子真的喜欢做家务呢?)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孝敬父母,没有影响我的责任感。

    我还有一个思想。孩子顺利的时候不用多管,少去骚扰,但是遇到了困难,还是要多辅助她,帮助她度过难关。参考帮助孩子迈过学钢琴的坎儿一年级作文辅导的那些事儿。孩子有时能力不足,需要我们的辅助,此时放手让她自己去克服,常常会失败。

      包办没必要,辅助有时是必须的。

    5、害怕哭闹

  溺爱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我的思想:适当哭一下,是情绪的宣泄,我提倡不要压抑孩子的情绪。但是用对抗、较真、训斥来应对也不好,因为有情绪的时候都是不可理喻的。想借机教训孩子,是火上浇油,导致孩子更加生气、哭闹不停,这没有必要。此时哄一下,用一下缓兵之计,或者转移注意力是更合理的选择。参考有情绪时,不要太较真儿而且小孩子很生气之下,不由自主地打一下爸爸妈妈也是正常的,不必上纲上线。大人很生气的时候不是也忍耐不住打孩子吗?有个妈妈自己打孩子理直气壮,孩子还手却让她气得发抖,我纳闷了,为什么不能还手呢?
 

三、会不会使孩子经受不住挫折?

      很多家长怕溺爱,主要担心这样听不得批评,抗挫折能力弱。一般人认为似乎只有对孩子严厉,经常批评、打击才能使孩子受挫折。这太落后了,我有独门绝技,配套的措施。少批评,不打击,靠认知疗法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比如我建议的向孩子灌输:没事儿;没什么大不了的;输就输了。家长反映:这些逐渐成了孩子的口头禅,他输了的时候,自己就会说:输就输了,有什么啊!所以,对“输”的反应淡定多了。

       相关博文:

      如何使孩子经受住批评、提承受能…

      学会三种思维,孩子坦然面对挫折

 

     总而言之,顺乎孩子心理的教育方法初看起来与溺爱形似,实则神不似,大家可以放心使用,而且没有副作用,实乃居家旅行必备之......顺乎孩子心理与溺爱的区别顺乎孩子心理与溺爱的区别

一本可以给家庭带来幸福的书——《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

 当当网亲子家教类新书榜第一名

      当当网销售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95813.html#me

      天猫: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3.w4011-6765968826.114.JgZn4L&id=42262774133&rn=7710113470deb1526159218d480f1378&abbucket=9

    亚马逊、京东、淘宝、文轩网及各大新华书店都有销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