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是学习的一种形式,简单易懂,它也是孩子学习新的行为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有时在改变孩子行为方面会有很好的效果。
一个女孩到了六岁,一直是妈妈帮她洗澡,让她自己洗还不答应,也许对此没信心吧。一天,爸爸的一个好朋友全家来青岛玩儿,有个三岁半的女儿,活泼可爱,独立性很强,很多事儿都可以自己做。晚上爸爸和女儿到朋友住宿的地方去拜访,谈兴正浓,已经九点多了,爸爸说你家孩子该洗澡了吧,我们该告辞了。朋友说:没事,调好水温之后,我小孩可以自己洗澡,不用我们管。这让女儿很惊奇,啊,小妹妹三岁半就可以自己洗澡了!回到家里,女儿也要求自己洗澡,以后妈妈即使想帮助她,她也不答应了。模仿会直接给孩子以信心,原来这没什么啊!
我女儿有个好朋友小张,两个人经常一起玩儿。那天,小张来我家里玩儿,说起来晚上她在家里干什么的时候,她说:学校作业在托管班做完了,然后回来再做托管班布置的作业,再听写生字、小哈佛的单词、做口算题,有时间的话看看电视。听完我们都有些震惊了,啊!做这么多啊?!那你烦不烦啊!小张说:不烦啊。真是学习了,我们平常对孩子要求宽松多了。不过,以后要求孩子听写生字、小哈佛的单词时,孩子痛快多了。模仿的作用有时胜过说服!“原来朋友学习这么刻苦啊,那我学这些算不了什么啊”。
在改变孩子性格方面,模仿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孩子三岁以前跟小朋友玩儿的少,所以在外面很拘谨。后来有了两个好朋友小张和小周,经常在一起玩儿,逐渐小朋友大方的性格给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也是她逐渐变得不大拘谨的一个重要原因。她可能会逐渐体会到:原来这些都没什么啊。孩子某些方面发生的改变,小朋友的作用比我这个咨询师还要重要呢!
所以,孩子多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会有很多收获,小朋友之间互相模仿,更容易学习对方的长处。但是父母需要经常和孩子聊天,以了解小朋友的情况。因为小朋友也会有一些缺点,如果不加以提醒,探讨,可能孩子也会学会的。这个短处,我通过孩子的实践,证明是可以避免的,只不过需要家长多和孩子聊聊天,了解一下小朋友们的那些事儿。(参考
孩子们的那些事儿 )
一本可以给家庭带来幸福的书——《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
当当网亲子家教类新书榜第一名
当当网销售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95813.html#me
天猫: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3.w4011-6765968826.114.JgZn4L&id=42262774133&rn=7710113470deb1526159218d480f1378&abbucket=9
亚马逊、京东、淘宝、文轩网及各大新华书店都有销售,
加载中,请稍候......